在国内高校的师资梯队中,“海归”和“土鳖”的收入差异是一个敏感话题。很多时候,一纸博士学位证书的“产地”是国外大学还是国内大学,直接决定了一位年轻学者在高校的起薪和起点。在复旦大学,青年教师队伍中这种“区别对待”的现象,即将终结。 复旦大学第48届校庆科学报告会上,校长杨玉良称,复旦将对青年教师中的海归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实行薪酬体系并轨。
——事实上,没有证据表明归国人员学术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其实只是思想家皮埃尔.布迪厄眼中的场域,是一种主观建构,让人们认为归国人员质量高!以我身边的人来看,这几年回来的都是带咸味的,可惜除了个别的有些水平外,多数都平平无奇,来了六七年几乎毫无建树,在科研论文方面甚至远不如我,我都不愿意发的名声很臭的C刊他们都想法去发,而且数量少得出奇。
在当今情境下,必须严格区分海归和海带,实际上是海带太多,海归很少,如果还是简单的以有无海外求学经历作为区分标准肯定是不合适的,对于真正的海归人才,可以根据成果采取标准更高的奖励机制,这对真正的海归也是一种认可,而不是把海龟和海带混合……
对于本土培养的人才而言,这也是一种激励,增强本土高校和人才发展的信心!
——————————————————————————
在聊天神侃之余,大家记得来经管考研考博版块帮帮想考研考博的朋友答疑哦,您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可以让他们安心的睡上很久……
请问,录取通知书啥时候到手?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0595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