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家马明哲穿西装,工程师马化腾穿抓绒衫,风清扬马云穿嫩黄套头衫。
这就是“三马”今天下午在复旦大学的聚首,三个截然不同的风格。他们三个聚到一起,是为阿里、腾讯、平安共同投资的众安在线财险有限公司踩油门启动。
互联网金融正热,这三家公司可谓该领域里实力最雄厚的三大门派。其掌门人的聚会与观点分享,殊为难得。虎嗅特将“三马”聚首的对谈全文发表如下:
郭广昌(复星集团董事长):你们三个都很厉害,都有很多资源,说说你们怎么支持众安的发展。
马云:那是我们三个人的理想,我相信也是这一代很多互联网和金融公司的理想,所以当然会支持,而且我觉得更是他来支持我们的业务创新。
郭广昌:马化腾先生,除了众安金融之外,你肯定还有很多互联网的布局,能不能介绍一下未来三年你的互联网布局?
马化腾:机会越来越多,但是我觉得我们更多的要合作,因为术业有专攻,我们一定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包括这次像众安中有传统金融,也有互联网的优势,如果只是考虑互联网优势的话,没有线下的资源配合的话,我想要顺利拿到这个牌照,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发挥不同的长处。
郭广昌:未来有什么新的布局呢?
马化腾:我希望找到更多的传统行业的合作伙伴。
郭广昌:马云呢?除了支付宝之外,未来除了众安之外,还有哪些布局?
马云:我们在阿里小微金融服务这块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想做的不是金融,我们想做的是信用体系,中国今天不缺金融,也不缺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我觉得中国缺一套消费者、年轻人的一套信用体系,把这个体系建设好自然而然就会发展。所以我们的布局不在于拿到这张牌照赚钱,而是能够建立起整个中国的信用体系,信用等于财富。
马明哲:我觉得他们都很优秀,不一样,阿里巴巴更贴近互联网里面的应用体系,一个是社交通信,一个是交易,还有一个是垂直门户,三个门户,从交易来讲,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更贴近交易,离交易越近,离金融就会更近。社交、通信,像Facebook,他们也开始用社交来切入金融,所以到未来五年十年,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我觉得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他们两个肯定是巨头。
郭广昌:我本来问三位小马的问题,是希望给老马足够的提醒,看来他们要抢你的饭碗。
马明哲:跟他们合作很开心,实际上金融、互联网,金融需要互联网,互联网需要金融,金融企业和互联网之间是一个竞赛,金融要进入互联网,互联网也要进入金融,金融需要互联网这个平台,互联网也需要传统金融的服务。我相信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发展,为社会、为客户服务。
马云:我觉得刚才校长讲的很好,他说他们是互联网的门外汉,我觉得我们也是门外汉,但是有两种,像我们这一类是属于很好奇的门外汉,我们想进去看一看,所以我们觉得走到今天为止,我们都是很幸运的人,无数人的奋斗让我们这个企业走到今天,如果纯粹挣点钱,意义不是太大,所以我们希望利用互联网工具去改变些什么,去影响些什么。刚才校长讲的我基本同意,有一点不同看法,大家到了网上以后开始喧闹,开始讲各种各样假的真的都辨不清楚,使得大家认为线下的东西才是本我,我认为在网上,也许这些喧闹,这些发泄才是真正的本我。因为很多年以来,我们认为别人看着我们的东西是本我,但是互联网上产生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也要客观地看,你认清了这些本我以后,我们才会处理起来很方便。像我们这种好奇者,很多人讲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行,我们很好奇,为什么不行?为什么不能干?有人说金融行业是经营风险,互联网公司不应该去碰,我很好奇。
郭广昌:主办方再三关照我,不许问一些非常敏感的问题,比如说像马云IPO的这个问题是不能问的,还有来往和微信打架的事情也不能问的,我问一个完全无关的问题,马云,江湖上传说你最近被人抄了后路,心里很不爽,所以要用太极神功了,要把企鹅打到老巢去,这是怎么回事啊?
马云:我觉得任何行业都要注重风险,不仅仅是金融,今天金融行业对互联网的了解,我相信远远不如互联网对金融的了解。
郭广昌:你的意思是,有些公司已经很大了,只有一个,你不信,你觉得有两个。
马云:必须有两个,我们经常在问自己为什么可以做这些事情,为什么淘宝可以做,天猫可以做,别人不可以吗?我们也很好奇,微信为什么是腾讯的?腾讯也很想问我们,你们搞过淘宝,为什么一定是我们呢?我觉得只有互相的挑战,社会才会进步,如果移动互联网只有一个微信的话,整个中国是不够的,也许我们成不了大气,但是至少让微信不断创新。
用户可以慢慢地交费,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这也是蛮好的事情。
马化腾:马云讲的非常好,我很认同,其实在互联网行业十几年,竞争无处不在,都是家常便饭,所以我们也是抱着一种平常心态看这个问题,之前也沟通过,其实我们最怕的是团队内部有惰性,包括微信本身也是我们内部竞争的一个结果,它并没有诞生在原来的QQ团队里面。当时QQ用户已经很大了,直到今天日活跃用户还是很多,但是它有危机,可你不知道从哪里来,你不是跟别人竞争,你就是跟自己竞争。所以我们要找到差异化,找到学习前进的动力,所以我们一直抱着平常心来看待竞争,我觉得是好事情,的确可以促进用户体验,整个行业的进步。否则你在一个市场太舒服了,一定会失败的,所以我们欢迎竞争,而且一定是大家找到各自不同的位置,当年在QQ和旺旺竞争的时候,最后大家也找到竞争的位置。
所以我们是抱着这样的角度看,也许我们自己做不好,退步了,都有可能,也许是海外的一些竞争对手把我们打败了,也很正常。你要知道当年还有MSN也是很强大的,我们丝毫不敢怠慢的。都有这种经历,所以我们是抱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心态来看这个问题的。甚至包括大家在金融结合方面都有不同的路径,但是不同的路径并不代表大家的意见是相左或者是有矛盾,因为往成功的路上一定有不同的路径,肯定有不同的方法,从这边走,从那边走,可能都会通到成功的彼岸。每一个领域一定有细分的优势,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去占据。我相信市场很大,不会是大家理解中或者是媒体希望见到的硝烟弥漫的情况。
郭广昌:首先对互联网巨头的开放、理性的精神,我们给予热烈的掌声。我们让校长讲两句,刚才马云讲的那个问题,您再回应一下。
杨玉良:因为我是外行,至于网上和网下,哪个是本我,我觉得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应该让我们的哲学家来回答,因为我发现在座的有很多哲学家,但是引起我思考的是什么呢?尽管从你们的片言只语中,我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在想我们金融学院的课以后要怎么上,我们信息学院的课该怎么上,但是我不是直接上这个课的人,但是我想我会在今后复旦大学教育人才培养上,来跟踪你们的状况,然后我再来要求他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也想问一下现场的各位嘉宾对互联网金融形势有怎样的看法呢?以及当今的互联网保险。
郭广昌:马明哲,我再引申一下这个问题,互联网你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块你也不可能让给他们两个的,所以你就讲你怎么跟他们竞争,你怎么看。
主持人:我们还想问问其他两位马先生对互联网金融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
马云:几年前我跟马明哲在聊一个事,他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不可以做保险,那时候我对保险不懂,我说为什么?如果有人去自杀的话,你能不能做保险,他说你把钱给我,你再跳楼就可以了。那个时候我觉得这是蛮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后来想的多了以后,我觉得其实金融的本质是做信用,以前的金融,中国的金融比较偏重于拿到牌照以后就可以做很容易的生意,没有把信用体系做起来,而互联网大数据,各个行为对每个行为掌控之后,我们对一个人的信用进行掌控,这样可以做很多事情。前段时间一个经济学家讲互联网是一个渠道,金融是一个风险生意,原则上互联网公司没办法做风险。我并不认为,互联网掌握的所有数据把风险控制在第一关,而传统的金融是把风险在最后一关控制住,这反而是最大的风险。我觉得互联网金融本身是建一个有信用的体系。以后到底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要跨越今天金融机构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把信用体系建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利用所有你能够获得的资源,把每个人、每个企业的信用建好。
马云:这个建好以后,金融自然就可以做了。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一个大学生参加考试,你去上保险,根据你的成绩、逃课率就可以算出这个价格,这种保险大家买起来相信很开心。
马明哲:金融和互联网既是竞争也是合作,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本质上差别很大,我举一个例子,我最近在研究一个案例,在座的各位同学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家书店,它在地面有八百多个网点,比新华书店还多,它最高的市值是40亿美金,但是最近市值在8亿美金,2011年开始退缩,同样是卖书起家的亚马逊,它现在的市值是160亿美金,五年前是240亿美金市值,它是从卖书开始,然后到网上超市,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160亿和8亿,200倍,通俗地说两个模型,美国的这个模型是养牛喝牛奶,卖自己的书,为自己的客户服务。亚马逊是做什么呢?它做的是牛奶市场,它是为所有愿意在这个市场里面做经营的,做销售的,所有的人提供服务。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听起来是同样两个字倒过来,但是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异。 那么对金融业来讲,我相信99%以上的金融机构都是金融互联网,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把它作为一个工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那么它的结果就是改良型、改善型,但是肯定不是颠覆。互联网金融是从流量开始,到数据的切入,然后再提供服务,然后再到金融。从逻辑上来讲是两个方向,所以这场马拉松竞赛,我们可能要用十年、二十年去看。如果从目前来说,我觉得互联网公司比金融公司更有优势,谢谢!
马化腾:我是工程师出身,所以不懂金融,我从我的角度来看,大家看到很多传统行业都跟互联网结合,包括今天讲的互联网金融,以前讲互联网媒体等等,现在到金融了,所以我的理解,互联网给传统行业以及某个行业,它代表的是一种能力或者外在资源或者环境对这个资源的提升。之前类似互联网金融的东西是什么呢?比较贴切的就是能源或者是电的出现,没有电之前有没有金融?没有电之前有没有娱乐?有没有媒体?有了电以后对每个行业有什么改进?是颠覆性还是改良性?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的话,一部分是有颠覆性的,一部分是可以改良的。当然现在互联网时代跟电中间又多了一个东西,像阿里淘宝,你在线下是找不到一种完全对应的,比如说搜索引擎,你也很难找到线下完全对应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传统行业,有了电,有了互联网,工业革命到信息化、互联网化的革命,从这个角度理解,对于各行各业的企业家的思考会有一些启发,我是这么理解的。所以在这种基础上,金融互联网化到底仅仅是改良还是像传统书店一样,实际上每家企业、机构都是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升级换代,如果说不改变的那些企业可能会最终淘汰,但是改变的最终是输掉还是一样是可以跻身未来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前列呢?我是抱着一种比较乐观的态度,因为我认为不会所有的市场都完全是互联网应用的,还是要有很多垂直的专业化的东西来承担。当然这里面有一个份额的配比,这是从我的角度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