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16243 33
2008-04-13
李小建教授
  简介:
  国际知名学者,理学、经济学博士,河南大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点和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第一学术带头人。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后、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机构兼职教授、研究员。1993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鸦1995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99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任命为河南大学副校长;2003年经公选任河南财经学院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和河南省重大(点)攻关等省部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18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30篇,出版著作(含合作)16种。学术兼职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等全国重要期刊副主编,《地理学报》以及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等英文期刊编委。
  简历:男,汉族,1954.8出生,河南孟津县人,中共党员。1972-1977在海军青岛38541部队服役,任测绘班长。1978.3-1982.1在河南大学地理系学习,任系学生会主席。1982.1获河南大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大洋洲研究室副主任,系总支委员等。1984年在东北师大地理系助教班学习,任学习班长。1986年考入南开大学经研所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经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考试,获澳大利亚政府奖学金,1988年3月初以博士生联合培养名义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进行博士论文研究。1990.1完成博士论文,1990年1-3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与该院副院长D?Wilmoth博士一起进行项目研究。1990.4按期回国。1990.6获南开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在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回河南大学工作,任地理信息实验研究室主任。1991.6被聘为亚洲开发银行中国西南部综合开发项目(TA 1356)专家,负责数据整理分析和建立数据库。1991.12被河南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委会评为副教授,1992.7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8应邀参加27届国际地理联合会学术讨论会,并应邀访问哈佛大学、波士顿学院等。1993.11被破格评为教授。1994.4被任命为河南大学地理系主任。1994.10-1995.1获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资助,赴港进行专题研究。1995.5-7参与亚洲开发银行河南西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TA 2042),为实地调查组组长。1995.5被聘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所研究员。1995.8被聘为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并于1995.8-1997.2赴美讲授4门课程。期间兼在堪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7.6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研究员,1997.6-1998.2赴港研究。1998.6任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1998.9被聘为南开大学兼职教授;1998.11被聘为中国科学地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99.9-1999.12被聘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客座研究员。2000.3被聘为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2000.10被聘为华东师大博士生导生;2001.3被聘为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2001.9被任命为河南大学副校长。
  学术研究:
  李小建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16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将国际前沿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出版(含合作)著作14种。主要学术贡献领域包括:(1)开拓并建立中国的公司地理学。1990以来,发表系列论著系统提出公司地理学理论框架。带动一批中青年学者,形成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公司地理方向,从新的角度推动着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主编的《经济地理学》,首次按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来设计其结构体系。全国高校广泛采用,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发展了人文地理的微观研究方向。从多个方面开展了微观尺度方向的研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上,将大比例尺地形高程模型以及相关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数据结合,构建了从点位(site)角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从全国县域单元研究区域差异并取得新发现;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中国欠发达区区域发展。(3)系统进行人文地理空间网络研究。提出企业网络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结合中国实际,在农村中小企业网络与区域发展,国有、外资等大型企业空间网络演化,企业联系与区域创新及增长极发展等方面,均提出有开拓意义的观点。(4)推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曾10次应邀赴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讲学。积极倡导并首次主办“新经济地理学”国际研讨班。主持或参与4项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国开发署(UNDP)等机构的国际项目。将国际前沿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内外发表系列论文。近年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有的在首篇发表,有的被国际著名学者称为“开拓性的”。由于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难度较大,这些成果在推动中国经济地理国际化和提高国内经济地理学家国际学术地位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术兼职:
  先后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副主编,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期刊编委;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土地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
  李小建教授现在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地理科学进展》副主编,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编委,《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4家核期刊编委;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土地学会理事。
  荣誉: 1975
  在海军部队因测绘业务突出,立三等功一次,并多次获嘉奖;1980
  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三好学生;1988
  经考试选拔获澳大利亚政府奖学金;1992.11 被河南省教委评定为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93.1 被评定为河南省优秀专家;1994.9 获河南省高校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奖;1995.9 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6.8 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8
  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3 12:13:1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13 12:24: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 1999年04期  李小建;

从三方面评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不同观点的引入与融合;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研究;以及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为了继续提高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地位,应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变;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调;中国特色和国际主流兼顾。近期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方向上,应该关注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业区域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益关系研究;工业公司与区域发展;经济活动全球化与区域工业发展。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4 09:00:0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李小建  地理学报  1999年05期

定量模型分析表明, 外商直接投资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具显著影响, 但并非是促使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影响变量。大企业调查表明, 外资影响通过产业关联在投资地和非投资地扩散; 外资对沿海地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促进作用。与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早期外资并不集中于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 而具缓和经济差异的作用; 但随着这些省份已成为发达地区, 其影响方向便发生改变。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4 09:20:00

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李小建; 张晓平; 彭宝玉

地理研究 2000年03期

定量分析表明 :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的区域差异 ,表现为沿海地区、南部地区和三大工业较为发达的直辖市明显高于其它的地区 ;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 ,其中 ,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 ,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具有多面性。对中部农业地区的案例研究 ,证实了即使在外部力量影响较弱的地区 ,其不利方面也不容忽视。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4 09:25:00

论面向21世纪经济地理学教材的创新——兼论面向21世纪《经济地理学》教材的特点

李小建; 陈太政; 覃成林;  经济地理  2000年05期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地理学界出版了一批经济地理学教材 ,这些教材在体系、内容和风格方面 ,试图从整体上把经济地理学重塑为具有独立研究领域、内部逻辑关系清晰、理论性强具应用价值高的一门地理科学。但在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反映经济地理学新进展等方面仍然需要进行改革与发展。面向 2 1世纪《经济地理学》教材 ,以全新的框架、严密的体系结构 ,介绍了至今为止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进展。面向 2 1世纪 ,在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应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4 09:36:00

偶然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河南虞城县稍岗乡为例

李小建; 葛震远; 乔家君

人文地理   2000年06期

本文以稍岗乡为例 ,分析了偶然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该案例表明 ,在有利于区域发展的条件下 ,偶然因素起重要作用。这种偶然因素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发展的专业化方向。同时 ,偶然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因地区差异而不同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