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53 2
2014-05-24

  通过对语言文字以及文明、生态生物链等的思考和对比,可发现“种群数量×演化时间=进化高度”。
  我们来看汉语,因为很早的融合和统一,汉语被大量人群使用和锤炼进化从而极为先进。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慢条斯理的几句话,但翻译使用英语用远超于日常口语的速度复述,也需要多一倍的时间,而一段英文用英语读出来或者翻译为汉语说出来,汉语所需时间同样只需要英语的一半!李克强总理表达的意思中国人都能听得清楚明白啊,而且对应汉语词汇量巨大所以细腻,汉语相比英语是简洁高效丰富的!
   一部标准英文电影需要75分钟,而汉语电影讲述同一个故事只需要45分钟,而且故事同样样的清楚明白细节详实丰富感人。而现在中国人还是按照75分钟来拍摄电影,结果感觉剧中人更沉默些而剧情拖沓,这全部是因为汉语过于高效而拍摄者的古板不知变通造成的!
  语言是用于声音交流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最丰富的信息,汉语毫无疑问理所当然是先进的!
  汉语优秀在于由字成词由词成句的信息组织特征,还有就是单字单音且驾驭大量同音字上。
  我来举例好了,“公鸡、母鸡、小鸡、野鸡、家鸡、花鸡、黑鸡、鸡头、鸡腿、鸡肠、鸡血”这些词语,我们掌握了“公、母、小、野、家、花、黑、头、腿、肠、血”这些字,马上换成“鸭”,可以同样组词成“公鸭、母鸭、小鸭、野鸭、家鸭、花鸭、黑鸭、鸭头、鸭腿、鸭肠、鸭血”这些词,同样“鹅、猪、狗、牛、马、羊、驴”都可以!
  把“鸡、鸭、鹅、猪、狗、牛、马、羊、驴”这些字作为一个表的竖列,“公、母、小、野、家、花、黑、头、腿、肠、血”这些字作为表的横列,想要表达整个表格的意思,我们只需要记住表格上这一横一竖小格的字就可以了,而英语却要记住整个的表格,记忆量巨大。而且相比而言汉语的表述方法更加简单而条理化,我们的小孩子语言能力普遍比英语区的孩子强,能表述更多事物,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表述相同数量的事物,我们需要的记忆量小很多!
  再有就是单音节,因为需要表达的意思很多,而人类能直接发音的音节是有限的,英语采取了多音节的方法,造成他们的语言繁杂低效率,而汉语有大量的同音字,但每个字都是单音节,做到了高效。
  人类发声类型是有限的,而需要表述的客观事物很多,单音节必然会导致该语言大量使用同音字,而同音字会造成大量的交流混乱,这就是需要语言的进化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汉语因为有大量人群使用得到充分进化,所以基本能杜绝同音字带来的表达混乱,而保证了语言的简洁高效。
  我举个例子就很明显了:油耗 友好 又好 有号  油好,读音都类似,但我们日常说起汽车消耗汽油问题,自然谈的是“油耗”,说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你自然理解为“友好”,谈论一个人做事情的能力,那是又快“又好”,去银行取号,是“有号”,和人讨论油品的质量,是“油好”,日常生活中并不会混淆,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不混淆,但是因为语言是发音比较方便的,也容易更正!
  英语不具备这个特征,例如英语表达基本数字的都是多音节词语,多音节的语言太繁杂,使用英语背诵一次九九乘法表很是痛苦。结果在英语区几乎没有几个人能背诵九九乘法表,甚至本科生能背诵的也不多。而汉语的基本数都是单音节,描述数字干脆利索,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能背诵九九乘法表,哪怕文盲也都人人能背诵!
  最近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英国政府准备派来六百英国老师来中国学习或者请几百中国数学老师到英国交流,但是我认为不从语言上解决问题,加强教育只能短期缓解问题,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未来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将重新出现,而长期的加大投入量也是个长期负担。
  我家小孩不到5岁,已经能流利背诵99乘法表了,而英美国家本科生也少有人能背诵,这说明我们之间基础计算能力的差别并不是因为教育水平不同造成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剑桥哈弗的毕业生,其教育水平还不如我家未上学的小孩吧?
  因为语言表达的繁杂导致学习数学困难,学习困难导致对数学的抵触和陌生,导致社会性基础计算能力差,这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学习数学的难度,日常计算能力差是这种自反馈机制导致的后果。类似原因还有计算能力差使用计算器而计算器的使用让人失去锻炼计算的机会从而进一步阻碍了计算能力的提高。
  我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简单到不可思议,就是让英语区的孩子们使用汉语表述数字,不用害怕,只需要学会“0~9、十、百、千、万、亿、.[小数点]”这16个汉语的语音(不需要引入一个方块字),英语区的孩子们就可以和中国人一样方便的表述数字了,也就很方便的背诵99乘法表,慢慢民众数学水平就和中国人一样了。
  这个方法方案执行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而且是他们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用汉语来口述数字,未来可能会和用阿拉伯数字一样,成为全球标准。
  仅仅处理数字的语言的繁杂和简洁竟然会带来如此大的后果,这是让人惊异的,当然他们宏观逻辑性远比中国人好,有语言学家认为是英语的严谨主谓宾结构让他们从宏观意识上更多的思考因果关系的结果。
  更有语言学家认为,德语的混乱零散,逼迫德国人将大量精力用于信息的整理,反而养成了严谨规范的行为模式,那是否因为汉语过于简洁条理化,不需要汉民族在归类和总结问题上去操心,反而忽视了思想内容的条理化逻辑化和因果关系,导致在宏观意识上少于逻辑和因果思维,甚至最后逻辑一词竟然要音译而来呢?
  就算是这样,那也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汉语本身简洁高效丰富条理化细腻,当然是先进的。
  我们再来看汉字,从甲骨文算起汉字的历史其实是很短暂的,历史上华人识字比例一直很低,汉字因此没有充分进化,造成我们的方块汉字极端落后也是十分正常的了。问题是这种落后极大的拖累了汉语的传播,也给本民族的学习生活交流造成极大障碍,放眼全球,从没有一个民族学习自己的母语的文字竟然还需要十年的,只有汉族!
  鲁迅曾经说过汉字不亡中华必亡,后来汉字搞了简化字,也从西方学来了表天符号和拼音方案,但是其艰涩繁琐的本质没有改变,原因很简单,就是汉字没有得以充分进化,是一种进化不充分的落后文字。
  多数文字早先都是图画,然后抽象为象形文字,但最后会演变为表音文字,发育完善的文字一定是纯粹的表音文字。我们的甲骨文也是图画,但今天的方块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就说明了这个发展方向。
  世界各民族都抛弃了象形文字了,中国人却还在使用这种繁琐落后的文字。汉字书写方法横平竖直,这是违反人类的天性的,人的书写习惯是曲线文字,直线是扼杀人的天性和创造力的,你见过多少艺术家的名画是直线元素的?
  横平竖直是汉字发展到雕版印刷时代,直线更容易使用刻刀刻画时代的产物。而拉丁字母的书写都是左上到右下,书写流畅,你可以写的很潦草但是很难书写的让人不认识,但汉字稍微潦草就无法辨识。
  汉字之难,对民族信息交流是极大障碍,其学习过程更是抹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天性,我们的小孩子活泼好动的时候就要学习汉字,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才能完成常用三千六百常用字,这种违背天性的横平竖直的书写方式,我们的孩子却要每个字几十遍上百遍的重复书写才能记住,因为汉字极为艰涩难学啊!十年的逆来顺受被动学写几十几百遍的重复,我们的孩子还谈何创造力?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是世界前列的,我们的语言也极其条理高效丰富简洁又极具条理性的,但是我们的创造发明与此却远不相称,我个人认为就是因为学习汉字的过程对民族思维的阻碍和扭曲!
  还有就是扫盲,扫盲就是会这门语言的人来学习文字,中国曾经大面积扫盲,那些农民都想学写字,但是历经几年能学会的还是凤毛麟角。而英语区的文盲扫盲极其简单,成功率很高,他们几个月就能学会了,而我们的文盲至少要两年达标率还极低。
  其实汉语极其好学,我们的孩子三岁就会汉语啊,而且语言能力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同龄儿童,但是汉语为何又被称为最难学习的语言呢?
  是因为汉字,西方人学习汉语,其实是同时学习汉语和汉字,依靠文字同时学习语言和文字,虽然汉语简洁条理,偏偏汉字极端艰涩繁复,而且不能表音,所以搞得汉语变得很难学习了!
  相反,英语的语言是那么繁琐落后,但是英文简单好学表音,结果反而是英语更好学些!

  父母指着物品口对口很快教会孩子汉语,而作为外文学习却世界最难,也充分说明了汉语简洁好学而汉字艰难落后,是外族学习汉语的拦路虎。
  英文表音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哪怕没有学过的文字看到就能读出来,结合日常经验就知道意思,我经常给他们举例子:一个英语区的小孩子早恋,他给女孩子写情书:“I love u”,这孩子不会写you这个单词,用u代替,女孩子看到了,完全能懂啊!
  很走运的是,这个小孩子求爱成功了,女孩子回信“I love you too”,男孩子收到回信首先知道求爱成功了,同时,他还学会了you的正确写法!-------说白了,在糊里糊涂中,他就把生词学会了!
  汉字的问题,近些年在我国也表现出来问题,大量错别字提笔忘字,民众书写水平低下,这和因为语言的繁杂造成英语区基本计算能力差是极为类似的,我认为应该大胆革新,比如用fei fee fea phi phee phe phea phy fy ……分别替代 飞 非 肥 费 肺 匪 废 菲 沸……,如此类似所有常用汉字都有唯一拉丁编码以后,我们就会有一套简洁好学表音的拉丁汉字了,对照拉丁键盘已经普及的事实,这对我们学习文字和交流是很有利的。
  有了简洁方便的拉丁汉字,汉语的优势会得以发挥,未来应该不光被中国人使用,甚至可能成为最终的世界语言。

  关于汉语汉字和英语英文的优劣的区分,曾经让我很困惑,为何汉语汉字不是都先进或者都落后呢?
  是进化高度的问题,语言和文字被民众使用,每个使用者也是推动者,为语言的进化做出贡献,因此被使用的更多的语言进化充分,而文字也是这样,符合公式“群体人数×演化时间=进化高度”。
  比如,我们计算汉语被使用的天数,比如一个人从会第一句汉语到死总工使用了60年就是21900天,计算所有使用过汉语的中国人的这个天数累加,就是汉语总使用天数,也就是汉语的进化度,同样我们计算英语的进化度,你会明显的发现,汉语的进化度远高于英语。
  同时,我们可以统计汉字和英文的使用量,这个只能比较书写英文和汉字的人,请注意英文历史上借鉴过古代埃及圣书体的字符,因此总的统计量应该包含当时埃及文字的进化度,对比这个数字,汉字的进化度是不如英文的。

  “群体人数×演化时间=进化高度”是进化公式“种群数量×演化时间=进化高度”在人类社会学领域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对语言、文字、文明、农业体系、工业体系、互联网、电子商务、民族等的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对小到团体大到人类总体的一切群体推动的社会事务进行分析和预测。
  这个定理,很明确的解释了为何偏远地区落后,而人口密集地区发达先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多力量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演化时间是个限制因子,进化是可持续性的,在环境的制约下,人口要尽可能的多 ,一种创新要发展,必需有用户量支撑。
  在人类的社会学领域事务的进化过程中,交流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很快吸收对方的文明成果,例如欧洲虽然历史悠久,但人口数量并不比中国多,但是近代东西方文明交汇碰撞,明显显示出优势。
  埃及人的文明在五千年前已经到了极高水平,他们的几何学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两千四百年前有个欧洲人欧几里得学习了埃及人的几何学并总结为《几何原本》,这对欧洲影响极大。欧洲人把几何学环环相扣严谨推理演进的思维方法加以扩展,有了逻辑学、三段论、形而上学。
  逻辑学和三段论这些东西的严谨理性,给人们研究和辩论以及思维本身设立了规范,有了推理逻辑判断规范,有了求真证伪的方法和验证理论的基本法则。也为人们辩论问题得出结论规定了基本法则。更有形而上学,鼓励人们探索事物表象下的规律,激励一代代人不断探索自然,获得更多自然认识。
  从欧洲学习埃及几何学和后续发展出逻辑学三段论等这件事情,可以充分说明西方的中东、北非、印度、欧洲几大文明区互相交流的,欧洲人也是在总结埃及几千年的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发展出来理性文明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五千年前修建金字塔的那帮伟大人类先祖,他们搞出的辉煌文明成就被欧洲人学习继承发展,欧洲人站在古埃及人的肩膀上发展出了今天玲琅满目的现代科技,每个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人都应该向他们表示感谢!
  宏观来看,中国只是太平洋西岸的区域文明中心,而西方的埃及印度中东欧洲文明是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当然也有互相战争,因此可以看成一个大的文明体,这个文明体内人口数量巨大历史悠久,相对发达也就是正常的了。
近一万年,人类文明的演进主要是依靠软件,是思想和知识水平的增加而来,而交流是知识增加的最有效方法。
  改革开放就是开放交流,有了交流我们有了学习机会,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岗位有了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机会,我们才能如此快速的进步。
  因特网更是这种交流的结果和更大推动力。有了互联网大规模不同国家民族跨学科的交流变得极为容易,这为文明的融合进步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地理上,亚洲非洲欧洲联合体、美洲、澳洲是相对独立的,从当年板块漂移分裂开来的时候,其生态的复杂度是一样的,生物链结构是一样的但因为面积不同生态规模不同,但规模的不同导致后来的进化高度明显不同,生态金字塔体量和高度明显不同,顶层的生物的凶猛程度和智能水平结构复杂度也明显不同。
  亚欧非大陆面积庞大,进化出来老虎狮子这样的凶猛动物,也进化出来智能,人类,但是美洲本土生态顶层动物是美洲豹,没有进化出来智能人类,澳洲生态更是简单,最先进动物不过是袋鼠,甚至没有食肉动物,从考古学上澳洲是有袋狮存在的,但是在人类到来以后绝迹了。
  在于人类竞争食物处于劣势情况下,有限空间和生态规模的竞争导致了袋狮很快灭亡。而狮子老虎美洲豹还没有消亡,是生态规模相对大它们和人类的竞争并不充分,但随着人类种群的扩大,这些大型动物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甚至频临灭绝。
  人类移居到美洲,美洲豹还是存留了下来,但是到了澳洲,袋狮绝种了,而在亚非欧这个庞大大陆,在有老虎和狮子的威胁下,竟然还能进化出来智能人类,然后扩张到全球,本质是面积不同,生态的规模不同,生态金字塔的规模不同导致的,亚非欧庞大大陆进化出更先进更复杂的人类,随后入侵了美洲澳洲地区。

  不光整个生态,单个物种的进化也是和种群有关的,生物是依靠基因的变异进化的。群体数量大变异的概率也就大,有益的的变异带来进化,变异多有益变异也就多,进化也就快,而小群体要想进化到相同程度就需要更多的时间。
  进化高度,在生物学领域来说,是复杂度的表现,是生态的复杂度,也是生态内最复杂动物的复杂度,凶猛程度只是某些时候是生态复杂度的的表现之一,智能成为地球王者就是更复杂的智能获得胜利的过程,人的大脑有着更为复杂的神经系统,其复杂程度超过老虎狮子,这也是今天人类面对这些猛兽占优势的原因。
  达尔文的由简单到复杂,有水生到陆生,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进化理论,因为只是定性的说明没有提供具体定量计算办法,所以被崇拜的却又屡屡被怀疑,我感觉“种群数量×演化时间=进化高度”就是《物种起源》缺少的公式。有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定量计算进化过程。
  关于达尔文的生物渐变说,一直被后来的跃变论挑战,宏观的来看整个生态的复杂度,生态是渐变的,但当这种宏观的渐变有时候在微观上表现为短期内物种大量增加,看起来是跃变的。
  比如,没有狼的时候,有大量的兔子,有了狼,虽然狼复杂了,但是因此兔子数量因为要供养狼而减少了,包含狼和兔子这个生态的整体复杂度并没有爆发,只是缓慢增长的。
  地球的生态一直维持着差不多数量级的底层生物数量,但随着时间的增加,进化高度和时间是同步的。
  生物的进化和社会事务的进化原理是一致的,大生命体内细胞之间的互相作用,生物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竞争合作,与人类社会事务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竞争协作,只是互相影响方式不同,进化的载体是不同的,生物是的进化载体是基因,人类社会事务的进化载体是是知识的交流和积累,但两者之间的进化规律却又极为类似。甚至,文明科技这类高级社会事务也可以看成生物进化的顶峰,是最早一群单细胞生物互相作用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还在向前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24 09:38:06
  进化的动力来自哪里呢?大概是信息的堆积,因为某种原因,地球在制造熵增的同时,负熵是不停堆积的,负熵堆积中的某种因素出现了生命,生命体本身就是高度有序的,通过吸收食物也就是纳入负熵获得生存,而生物体的进化就是纳入负熵能力增加。
  负熵就是信息,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源源不断的负熵提供者,长时间大量信息的堆积,让地球上的物质团块产生了生命、动物、智能、社会、文明、科技。并推动这套系统不停前进。进化是信息堆积的过程,更复杂的生态和生物链是信息堆积量的外在表现,也包括智能、社会、文明。所谓进化高度,既是生态的复杂度也是生态内最复杂生物的复杂度,其实都是信息堆积的程度。
  在能量的驱动下,信息源源不断的堆积,自组织就是这种堆积在更大尺度上表现出有序的过程。
在能量和信息因素的推动下,生态先后通过基因的更加复杂化(突变)和个体数量增加来消化信息的增加,带来宏观变化就有了新的物种,新的物种本身更为复杂,其结构组成容纳了更多信息,同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更强更有效率。智能、社会、文明、科技的出现,也是相同机制,意味着生物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加,并在信息处理方法上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当然也有竞争的动力,生物之间的竞争是争夺能量和信息的竞争,在动物体表现出竞争食物的斗争,在植物表现出争夺阳光、水、营养等的竞争,对于人类表现出获取更大利用自然的能力的需求,获取更好生存环境的努力,外在表现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食物既能提供热量,本身组成也极度有序,是高容量的信息,是高等级生物生存的必需品。食物的争夺让生物间有了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但是如果合作对获取食物更方便,也就出现了群体合作的现象,狮子成群狩猎比单独狩猎更有效率,所以以群体方式生存。
  竞争在人类社会表现为斗争和合作,大规模的斗争就是战争,大规模的合作就是文明的融合,合作是竞争的复杂表现形式,斗争也是一种激烈强作用的不友好的合作。
  知识和科学是人类这种智能生物总结出的能更有利提高自己能力的规律和进一步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规则。人类传播知识学习科学,对人类总体的进步是有利的,并间接有利于自己,是人类种群间合作的表现,这种合作是人类加速进步的原动力,任何一个民族、群体、国家如果试图更高程度的发展,务必对此加倍重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 18:52:01
此文对我有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