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个人对楼市、股市及当下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些看法:
1、楼市
当前很多地方出现了房价下跌和成交量下降的报道,并出现了一些地方ZF放松楼市调控的传闻,社会上对房价是否会下降的争论一直不断,然而我觉得我们应该用数据和事实说话:(1)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市值200万亿,而整个股市2500多家公司的市值30多万亿,其中还包括房地产上市公司,房地产市场市值是整个股市市值的7倍,难道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程度超过了这些上市的2500多家企业达7倍吗?(2)2014年4月百城住宅均价10098元,而2013年中国人均GDP是38354元,一个人要30年不吃不喝才能在上述的城市买得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更准备的应该测算这一百个城市的人均GDP),这大家觉得合理吗?现在的情况是,一个家庭三代人筹钱买房子,然后银行贷款,我想问这些人把这些投到房子上了,哪还有更多的钱消费?哪还敢轻易辞职创业?谁还有更多的资金去创造、创新?(3)根据一些数据,目前中国人均居住面积40平米,难道这个面积还不够居住吗?中国大部分家庭应该是够的吧,而且现在还在不断的建设,到中国各地城市旅游的感觉是到处都是房子,除了房子好像没什么了,而现实是房价还这么高,我想问为什么?这么多的房子哪去了?。(4)因为限购等和房子有关的政策社会上经常出现夫妻假离婚、父女结婚等离奇的现象,一个针对女性的调查,问如果结婚房子在她们的幸福感中占多大的比重,得分竟然是94%,一个女孩结婚更多的是因为这个男的有房,其他占比6%,这样的家庭我很难想象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能有多和谐。(5)习主席说要走中国伟大复兴之路---中国梦,这是大政治家的大气魄,而现实大部分80后、90后的梦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实际是在目前的房价难度比较大,我想问难道我们就是要建设这样的国家吗?
2、股市
散户基本一直亏钱,股市圈钱的情况一如既往,进入股市的主力全体应该是中国的中产阶级,现在严重被套牢,直接导致本该有的消费只能延期。
3、中国经济以前外贸出口、投资占了很大比重,现在外贸下滑,投资的边际效用也在下降,转型突破的核心应该在消费,而且一个健康的经济也应该主要依靠消费,可惜现在中国大部分家庭的钱要买房,而且是三代人筹钱加银行贷款;一些相对富裕家庭的资金被股市套牢。
在个人看来,中国经济要转型、要创新必须房价下来,资金从房地产市场出来,目前中国的钱荒和资金高成本实际是房地产市场造成的,这里一些觉得房价下降对经济冲击太大,对GDP影响大,这里我想说,房价下跌不代表房地产崩盘,房价下跌不代表房地产市场毁灭,从房改以来房价涨了十几年,房地产企业也是大赚爆赚,难道房价只能涨不能跌?难道房地产企业只能赚不能亏?现在下跌只是合理回归,房价下来以后房地产市场依然存在,而且可能会比以前更健康。短期当然对GDP有冲击,我想问难道我们发展经济就是为了GDP?正如学生学习,家长们总是要求孩子考高分,一些家长还下指标必须90分之类的,难道我们学习是为了考试?是为了那个分数吗?难道考不到90分的学生就没有发展没有出路了吗?一切分数论、一切GDP论的结果我们就看到一些地方ZF经常搞重复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是2年一挖。和高GDP相比,我们宁愿要健康的经济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当然怎么降怎么出影响很大,尤其现在经济形势下对就业的冲击,具体冲击程度应该仔细测算。改革圈钱的股市,让股市适当涨起来,和经济和全球市场估值相匹配。目前30多万亿的市值涨10%,就是3万亿,对拉动消费绝对有作用,美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美国股市的不断上涨应该有很大关系,大家手里有了更多的资金才会去更多的消费、创新和突破。
以上仅是自己的大概逻辑和看法,其中一些资料和数据应该做的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