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75 0
2008-04-15

我感觉他分析得还比较稚嫩,存在不少问题,下面指出来:

根据数量方程,MV=PT,很显然,简单地认为M和T决定P是有问题的,货币的流通速度v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量。
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应当导致基础货币的扩张,然而央行票据的对冲你没有考虑,找找数据看你会发现基础货币的增速是比较平稳的,事实上M2和M1的增速都并不惊人。
通货膨胀一定是货币现象,但未必一定是货币的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也有可能是实际经济倒逼着货币的发行。教科书上都说两种典型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进型,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是不是一种货币现象?一定是,增加了的成本体现为更高的名义交易量,如果货币不增加,这个更高的名义交易量可能没办法实现,买方必须向银行贷款,这实际上推动货币的派生,如果中央银行敞开供应信贷资产,则相当于发行更多的货币,也就是实际经济倒逼货币发行。如果央行收紧银根,微观经济主体依然有其他方法解决问题,有两个途径:1货币的流通速度提高使得MV提高,2寻求货币的替代,其他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可以发挥货币的作用。
更进一步准确地理解数量方程,在现代意义上,T的内涵应该不止包括实物,还包括金融资产,比如股票的交易是需要货币作为媒介的,而证券保证金是被统计入M2的。所以这里的M不仅支撑商品的交易,也支撑金融资产的交易。当股市下跌,资金流出证券市场时,追逐金融资产的货币的比重降低了,追逐实物资产的货币的比重相应的就会提高,这是个M的结构问题。商品价格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可以出现了。
以上仅提出可能的几个思路,还没有经过系统的梳理,未必周密,欢迎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6 14:36:2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