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和讯网《深圳银监局:依规放贷小微企业 出现风险从业人员将免责》
和讯网消息 深圳银监局局长熊良俊在今天举行的“第三届小微金融服务宣传月新闻发布会暨宣传月巡展第一站”活动现场宣布,为深化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深圳银监局2014年度将对小微金融服务出台五项举措,其中按规放贷出现风险,
银行从业人员将被免责以及动态扩大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金融服务政策的重大突破。
五项突破性举措
今天上午深圳银监局以“助小微 促升级 防风险 惠民生”为主题的“第三届小微金融服务宣传月新闻发布会暨宣传月巡展第一站”活动,在深圳市民中心举行。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出席并致辞,深圳银监局局长熊良俊回顾了2013年度小微金融服务工作成效,提出了2014年度对小微金融服务的五项举措。
据了解,这五项举措的具体内容是:一是动态扩大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可在平均不良贷款率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深圳银监局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本行情况,结合深圳地区特点动态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可按照孰高原则在本行不良贷款率或深圳地区平均不良贷款率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
二是推动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业人员尽职免责办法。深圳银监局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业人员尽职免责办法,对于严格按照小微企业授信业务流程及有关法规勤勉尽职、因客观原因造成风险甚至损失的从业人员应予以免责。
三是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设立社区支行主要依据。深圳银监局对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小微企业贷款三年复合增长率等指标名列同类型银行前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社区支行或网点设立指标。在社区支行审批流程上简政放权,高管人员改为报告制不再做任职资格审核,不再区分筹建和开业两阶段,实行筹建前报告制度等。
四是鼓励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新产品、新渠道。深圳银监局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金融创新,在做好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基础上,支持“先行先试”,引导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由单纯信贷融资转向与小微企业共成长的综合金融服务,推动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研究开发安全便捷的网络融资平台,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
五是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测、投诉与问责机制。
成效显著
熊良俊表示,近年来,深圳银监局一直高度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后颁布了《深圳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指引》、《关于促进社区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机构准入倾斜和监管指标激励;全面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微笑工程,持续推动银企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努力打通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屏障;积极引领深圳银行业提升小微金融品牌和形象,推动各银行将小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与银行业创新优势有机结合,在产品和服务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整治银行业不规范经营,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推动和促进深圳银行业不断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
据了解,截至2013年末,深圳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已连续五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深圳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68.11亿元,同比增长19.56%,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32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22.20亿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深圳银监局拍摄的反映深圳银行业小微金融服务的宣传片“微笑的事业”,在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深圳多家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得中国
银监会和
中国银行业协会的表彰。
今年,深圳银监局成立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处,致力于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深圳银监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小微企业服务热线,通过互联网、电话、网点等多种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咨询、投诉等渠道,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测与投诉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七不准”、“四公开”等规范要求,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深圳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布微笑指数
接下来,深圳银监局副局长胡艳超发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微笑指数”(深圳市中小企业运营暨金融服务监测指标体系)。
今年第一季度,深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持续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实际信贷投放金额、服务的中小企业户数、关外地区网点数目及专职服务中小企业的客户经理人数等各项指标都有所增加;同时,一季度中小企业的银行渠道平均融资成本较上季度略有下降。
一季度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企业虽然总用电量同比有所减少,但企业总用工人数保持稳定。经历了去年四季度企业销售收入的显著上升后,一季度企业销售收入环比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相比上季度,样本企业的进口规模触底回升,出口规模则仍然延续下滑趋势。
综合上述分析,胡艳超认为,深圳中小企业运营压力尚未释放,景气程度有待提振。值得欣慰的是,深圳中小企业对自身经营信心大体平稳,授信银行对企业的前景预测信心得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