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300 1
2014-05-27

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房价涨跌的争论可谓激烈非常,多空双方各执己见。从数年前开始,以谢国忠等为代表的看空派坚持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崩溃,房价将会腰斩;而以任志强、董潘为代表的看多派却认为房价将会持续上涨,甚至放言“北京房价会涨到80万人民币/平米”。过去数年来的争论一直以看多派胜利告终,年复一年的调控,房价却年复一年的上涨。

时值2014年,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的讨论再度升温,不少专家开始大谈2014年将是房地产市场崩溃之元年,而任志强、王健林等地产大佬的看多也不像往年一样坚决。那么,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最终将会如何演绎,房价涨跌几何?笔者略抒己见,供咨读者参考。

房地产的走势长期决定于人口结构的变动,中短期则决定于宏观经济走势及整个社会流动性的宽松程度。人口周期之变动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是一个抛物线的“柔和形态”,不会出现突变。单从一年的时间窗口来看,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的还是经济走势及流动性状况。

首先,我们看看2014年国内的经济前景。国内实体经济却处于持续、缓慢回落的态势,市场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期相对悲观。从三驾马车的情况不难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在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三不振的驱动下缓慢下行,增速已回落到18%以内,发电量增速、煤炭水泥价格等佐证指标亦较为萎靡,一致的指向投资处于回落态势;消费特别是公务消费在体制内反腐倡廉的影响下受到抑制(当然反腐倡廉从社会效应来看绝对是好事);进出口数据也出乎意料的差。而从PPI、CPI的弱势亦能证明经济增长不容乐观,通缩隐忧浮现。这毫无疑问地反映出经济总需求疲弱的局面仍将持续。

经济情况不容乐观,那么流动性状况是否会逐步宽裕呢?当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杠杆率仍然偏高,“去杠杆”过程仍然比较纠结,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不大。其实从历史情况来看,当前的货币政策应当不属于紧的时期,M2增速、新增人民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均保持相对稳定,但社会上仍然觉得钱紧。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债务复利魔咒”的怪圈。保守估计,当前全社会的债务余额超过130万亿(约75万亿的非银行企业债务,约30万亿ZF债务,约15万亿居民债务,约10万亿“地下债务”),按6.5%的平均利率水平,一年单是债务利息需要消耗的新增货币量就达8.4万亿,而每年约5万亿的新增GDP同样需要货币支撑,再加上2.5%左右的温和通胀,三者相加对M2增速的需求达到了14.5%,这与当前13%的预计增速有明显的矛盾。大致可以判断,M2增速只要达不到14.5%,资金面就会觉得紧张。随着债务规模不断扩张、利率螺旋上升,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也将会更加剧烈,流动性宽裕的局面难以出现。

基于宏观经济走势将回落及流动性难以宽松的基本判断,房地产市场应当没有再度走强之基础,房价亦会出现弱势调整。那么,在房市走弱的大背景下,不少地方ZF出现政策的调整能否扭转这一局势?

我们看到,3月以来,杭州、长沙、常州、无锡、郑州、天津、南宁等多地均曝出ZF拟调整现有的房地产政策以刺激楼市,涉及限购松绑、购房入户等,传递出地方ZF希望重启房地产市场的信号。这些政策松动是否会支撑房市迅速企稳?笔者认为未必。任何资产价格的波动都有周期性,房价亦如此。本轮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持续了24个月,从时间上来说可谓这10多年来最长的上涨周期,应该来说的确需要回调和整固,并且根据过去经验,调整时间不会少于6个月时间,并且本轮房地产的回调是中国第一次“非政策紧缩下跌”,这其中隐匿的市场供需信号值得市场人士深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27 23:36: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