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房地产专版
830 1
2016-08-24

标题“解析财经专栏: 企业大笔囤钱 居民拼命买房”

企业大笔囤钱  居民拼命买房

货币剪刀差新高。15年初以来,M1增速从2.9%攀升至今年7月的25.4%,M2增速则由窄幅波动转为下滑,导致M1与M2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已突破历史高位。其中,单位活期存款一路走高,是M1增速激增的主因;单位定期存款却持续下滑,是准货币和M2增速下滑的主因。

[货币剪刀差]此处是指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M1]狭义货币,包含流通中现金、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总和;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

[M2]广义货币,包含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总和;若M2增速下滑,则投资和中间市场低迷;

[准货币]M2减M1是准货币,是指一切不能立即形成购买力直接作为现款支付或结算的金融资产。


企业大笔囤钱

  存款升贷款降,企业存款活期化。企业存贷款呈现两个现象:一是存款升、贷款降,反映企业信贷需求疲弱,但其它来源的资金正源源不断地流入并淤积在企业账户中。二是活期存款增速高于企业总存款增速,活期化趋势明显。

  企业存款活期化原因之一:定期存款、金融资产收益率下滑,企业持币成本降低,有更强的意愿以活期存款的形式持有资金。14-15年多次降息,使得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不断上升。但持币成本下降解释力度有限:15年中以来存款利率止降,但企业存款仍在活期化;企业总存款余额增速大幅上行。

  企业存款活期化原因之二:实体投资利润低迷,企业投资意愿萎靡。15年以来内外需求持续萎靡,产能过剩背景下利润率低迷,令投资持续滑落。实体投资回报率低令企业坐拥大量资金却只能持币观望,因而在存款利率止降后企业存款仍在活期化。

  企业存款活期化原因之三:销量上行投资下行,房产企业囤积资金。企业总存款增速走高表明企业存款活期化存在外生原因。从上市公司数据看,16年1季度房地产企业现金及其等价物增幅高达83.6%,领跑所有行业,远高于非金融行业均值23.4%。这说明房地产是企业活期存款大幅飙升的重要推手,房地产销量增速超过房地产投资增速,导致资金滞留在房企的活期账户上。

[信贷需求]是指近期没有支付能力,以贷款的方式进行超额消费的实际需求;

[内外需求]包括国内外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额之和;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需求和欲望;

[产能过剩]是一个总量概念,产能是现有生产能力、在建生产能力和拟建生产能力的总和,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


居民拼命买房

  地产销售飙升,财富回流房地产。15年以来地产销售大幅走高的背后,则是居民财富配置的“再地产化”。15年以前,居民财富配置整体呈金融化、去房地产化。但15年下半年以来,情况发生变化。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令存款向金融资产搬家进程放缓,存款利率下行令定期存款吸引力下降,而房价猛涨则驱使居民再次进入房地产市场,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速超40%。

  贷款升存款平,居民加杠杆买房居民财富配置“再地产化”导致居民贷款增速大幅走高,而居民部门加杠杆从银行大笔举借资金,通过房地产市场流向了企业部门,为推高M1埋下了伏笔。我们测算,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贷与新增住宅销售额之比达到55%,已超过美国、日本历史峰值。贷款创造存款,通过高速增长的杠杆,居民的信贷化为了企业的存款。此外居民买房也导致了居民储蓄分流,使得居民存款增速持续低增,而包含了居民存款的M2增速也自然相对较低。

[财富配置]即资产配置意思,是指投资者根据其投资计划的时限和可承受的风险及投资目标,把财富投资分配在不同种类的资产上,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现金等;

[加杠杆买房]通俗的讲就是借钱买房,加杠杆可以放大投资结果,即赚的时候赚得多,亏得时候亏得也多;

[居民部门]是指由所有常住居民住户组成的部门,主要经济职能是从事消费活动

[企业部门]是指所有常住企业组成的部门,主要经济职能市从事生产活动。


企业存款活期化  居民财富地产化

  货币剪刀差扩大,其核心原因是企业、居民行为模式发生了变化。企业在大笔囤钱,其结果是企业活期存款增速远高于定期存款增速,从而推高M1.居民在拼命买房,其贷款高增推高了M1,而存款低增拉低了M2.这两个行为的后果,从表象上看是货币剪刀差的扩大,实质则是企业存款活期化、居民财富地产化,而这显然会导致经济的空心化,不是长久之计!

[实体经济空心化]是指企业已无心经营企业实体,转而投向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以及房地产业,也就是俗称的“以钱生钱”。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不做实业了,都去炒股票、炒房产、炒大蒜……实体经济供血不足生存艰难,大量闲散资金却找不到出路,社会经济会很快陷入崩溃,并直接进入大萧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24 13:19:16
欢迎发帖讨论,转帖注意广告性质语段删除。谢谢支持[em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