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5-30 07:43: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7:45:33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本科生在具有职业技能有助于提高其就业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7:59:56
你的发贴真幼稚,你是研究高等教育的吗,你对教育有多少了解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8734&page=1&from^^uid=672611
你又了解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8:10:57
brainmind 发表于 2014-5-30 07:00
就靠那些烂职业技术学院能够培养出所谓的技术性人才?那些学生本身就是被竞争淘汰下来的。
学理论和学技术是两码事,被竞争淘汰下来的人就学不会技术了??? 你这人怎么这么偏激,和你意见不合的一个个都要反击,你的意见有多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8:24:29
现有高等教育的问题,大家都看得到的。到底是原来的发展错了,还是即将推行的职业教育改革错了呢?还是两者多错了呢?我们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8:25:05
听起来好吓人啊,我是二本学校毕业的,在地级市。以后就没有母校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8:29:03
制定政策的北京领导和专家怎么越来越猪脑,做事情总是一蹴而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8:31:25
如果觉得职业技术教育不好听,或者也可以说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从市场来看,大量缺的就是这部分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8:40:39
大学啊大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8:44:53
就因为  在地级市,官民对“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认知是一致的, 就不改了   现在大学教育与现实脱节 是大家的共识,不能因为你的共识 让上了4年体面的本科的学生  可出来却 找不到工作 我们就是要改变观念  大学就是 学一个技能的地方 不是 找铁饭碗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8:47:45
当前情况下依然紧缺技术型人才。情况无非两类:1.技术型供给依然供不应求。2.技术型人才供给品质(这个词恰当与否有待商榷)不满足市场需求。按照LZ的描述,每所地级市在已有一两所职业技术学院下,每个学校大致人数保守估计也会500人,全国808个地级市(2009年数据),按至少一个计算,每年技术型人才供给80万(这个数据估计偏低),明显不会满足需求。每年大学毕业生就有500-600多万之多。本科转型应用技术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技术型人才供给的质量,另一方面缓解供不应求。出发点没什么错。相反,每个地级市都有一到两所大学才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很多职业技术学校或者专升本后的院校师资存在明显偏差,先天经费不足,加上民资引入,对收益回报的需求,很多职校愿意大量招收管理类,经济类的专业的学生。因为管理类专业要求的教学硬件很低,只要一个教室就可以了,至于老师,我所在的学校研究生出去代课是很常见的事情。相反,培养应用专业技术型专业,从实验室到专业设备器材,投资花费远大于上述专业。高校转型,很多本科学校都有实力购置上述器材。对于人才的培养更有实力。所以不能只看到职业教育的普遍性,还要看到职业教育产出的人才究竟符合市场的需求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8:48:03
高校体制是够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8:53:02
yjxy 发表于 2014-5-29 21:05
本科院校留下985,211,省重点即可,其它的都可以转高职
这话跟农村人不能够进城有什么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03:46
好歹把文件的链接一并发出来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08:52
99年以来,单单从市场来看,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确实脱节的比较严重,可以说越来越严重,像这样的政策是迟早要出的,人才市场结构型失衡比较严重,也就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大学生就业一年难过一年,于是乎各种政策,好的不好的都出来了,什么促进大学生创业啊,比如上海市,就有“9832”的目标,即:创建创业型城区9个、实施创业教育和培训8万人、帮助成功创业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0万人。政策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要创造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给予比较好的政策,但是如果按着这个目标导向,可能会偏离出发点很多,说白了,ZF的目的很简单嘛,就是要找就业途径。扯远了,回到主题上来,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要调节结构型供需矛盾,但是一刀切是不是好的手段就是另一说了,有没有比一刀切更好的,我个人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09:31
确实很多刚转成大学,又打回原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10:00
职业技术学院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收更高的费用,教育部就有更大的资源进行F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16:44
地级市设不设本科学校,不应该取决于教育部而应该取决于市场需求。美国的一些知名大学基本上就在农村。现在改革的思路,最大问题还是行政主导、教育部主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24:50
karleenchan 发表于 2014-5-29 21:16
我们ZF要学多久才真正了解什么是市场调节?
问题是市场可能不是真正的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27:38
地级市根本不需要搞大学,我就以我家乡的某一个地级市来说,XX师范大学,二本,可是大学里的教授基本没项目可做,整天就是教教书,学生也大部分不在状态,基本就处于混文凭找工作的状态。这样的学校 ,本身为国家科技进步、科研发展贡献非常少。但是他们的教育目的还是要培养的是白领型的人才,面对现在国家蓝领高级人才奇缺的现象,教育结构和教育目的完全失衡的局面,难道不应该让一大批本科专做职业教育吗 ??楼主的观点,我是万万不敢苟同的。请楼主走出实验室,真正去人才市场看看,去二本、三本大学的校园调查一番?国家这么大的动作,难道之前不会有任何调查吗?就敢这么盲目的出台政策?我们接受的信息有限,ZF层面的核心权力区域,才有更多的接受信息的权力,也因此他们做出的决策可能是在信息尽可能到位的情形下做出的,我们没有调查,没有走访,就凭自己的直观感受说是一场闹剧,非常不负责任。你小心被查水表。或者,你的利益受到了改革的触动,请你接受它,这是为大家和集体的利益牺牲,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做牺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30:43
改改也好,中国现今的教育体制和现实严重脱节,需要以社会现实为基础,培养实用性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31:01
如果能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 ,又何必纠结于学校的名字呢?我看更多是官本位的原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32:51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教育部在纠正自己的错误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37:18
这是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39:25
我觉得本科院校的发展还是要适应社会具体情况,减少一些制造学历的机构,增加一些赋予工作能力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开倒车的表现".咱们国家现在大学毕业生许多没有实际的技术技能,4年下来没学到有意义的知识或技能,近几年失业率越来越高呀,不见媒体总是在报道最难就业季!而且这个最难应该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这个也是前几年高校扩招直接导致的学生数量激增!但并没有考虑将来社会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的失业率攀升!(那时提高了学费,高校多招人,就能多收入),在很多行业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有时高薪招聘专业的熟练的技术工人,但可能还找不到人!在发达国家的"蓝领"收入并不算低!比如澳大利亚的正式电工(工作3年以上的)至少10万年薪(税前),技术水平高的收入会更多.我们也应该正视我们的大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别老是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看不起劳动者的想法本人觉得不可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40:54
谁做研究型,谁做职业型,不要指定,应该靠市场竞争来。这明显是断了一些人的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42:20
我看是搞政绩工程,瞎折腾。能把现在的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办好就是对中国教育最大的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47:22
改革是必须的,中国一千多所大学,每年培养700万左右的人才,但是其中真正能够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的人所占比列很小,这主要就是因为大学培养的人不是社会所需求的。社会所需求最大的是技术性人才,而非所谓的学术性人才,而且大多数二三本院校培养的学术性人才的能力非常有限,转成技术性院校,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都是好事情。穷则变,变则通。当然,是不是一下子强制变,那是操作上的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52:19
当年要是高校不扩招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09:56:33
楼主可能是听别人说的高校被强行转制,以讹传讹,什么是强行转制?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同学生“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有很大的关系。企业需要能做实事的毕业生,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是擅长纸上谈兵。难道不应该让大学多培养一些务实的学生么?难道业务技能搞过空谈技能的毕业生,对社会、对毕业生,不是一件好事情么?楼主应该就是一个战略家吧,说的头头是道,那您能不能提出比教育部更高明的办法呢?如果您不能,那您能不能先闭上嘴呢?谩骂、挑刺,谁不会呢?写着写着,我也想骂楼主之流,但是算了吧,骂能解决问题的话,那我们就不会有这些无谓的争论。干好自己的事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