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68 8
2008-04-16

一向认为在西方列强中,法国算是比较亲华的,为何这次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呢?

好不容易赢得的一些“国际友人”为何顷刻间翻了脸?

可有高人、同志愿意与大家共同讨论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16 10:12:00
伪命题,这没什么可讨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6 10:22:00

伪命题,不辩凭什么说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6 11:48:00

每天搜集一些资料,不信我弄不清楚

2004 中新网1010日电 香港《大公报》今日报道称,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中国的友好访问,北京的专家、学者给予了相当积极的评价。

2006新华网巴黎1023日电(记者郑甦春 严明)在法国总统希拉克即将访华前夕,中国驻法国大使赵进军在位于塞纳河畔的大使官邸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中法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充满了机遇,他这样评价中法关系。

2006年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 李静)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二十六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吴邦国感谢法国在重大问题上给予中国坚定支持。

中国青年报2006

摘掉法国人看中国的“有色眼镜”

  爱丽舍宫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在希拉克离开巴黎的前一天,他的一名外交顾问在总统府召见了一批喜欢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对中国人权问题时常指手画脚的非政府组织成员,其中主要包括“大赦国际”、“记者无疆界”和“法国人权联盟”等组织的中国问题负责人。

  一名参加了此次会见活动的非政府组织成员最初非常不屑地对本报记者说:“总统府此举无非是做做样子而已,中法之间不会有任何人权对话”。而在中法两国领导人发布关于人权问题的联合声明后,此人与记者再次见面时却哑口无言。

  希拉克对中国一次次友好访问,也在逐渐改变法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例如,记者在法国国家大报《解放报》的网站上看到,由于该报自希拉克开始访问时连续发表文章对希拉克的对华政策冷嘲热讽,读者已开始表示强烈不满。一名叫马蒂亚斯的读者在该报网站上发表《谢谢总统》的评论,称希拉克在中国推广多边主义和捍卫法国经济利益,法国的经济增长离不开中国。

  名为马特马尔的读者则称,法国幸好有希拉克这样的总统不辞劳苦地到国外推销法国企业,第一个在中国落户的外国超市不是美国的沃尔玛而是法国的家乐福,就是归功于中法的良好关系。另一名叫马提娜的读者则毫不客气地批评《解放报》:“为什么我们的总统在中国受到爱戴,而在法国国内却受到批评?《解放报》如果加把油,说不定在几年之后能够做到报道客观。”

如果说中国的崛起在法国催生了“亲华派”,那么,希拉克的对华友好政策则在使这一派别的政客数量不断增加。在希拉克返回法国之后,与他乘坐总统专机一同前往北京的中国“老朋友”、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仍然在中国访问。拉法兰的助手奥查娜女士告诉记者,他已经被聘任为北京奥运会的法语总监,希望为中法两国的交往做些事情。本报巴黎1029日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6 11:52:00

综统大选过后,法国新政府开始工作。如何看待大选结果?法国对华政策、特别是在人权领域将有何变动?如何看待抵制2008奥运的争议争记者就此采访了长期以来特别关注中国民主和中国命运的著名汉学家、中国团结协会主席侯芷明女士(Marie Holzman)

法国对华政策的新变数

记者:这也是我正要问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这次大选法国的选民更关心的是国内问题。那么作为一个汉学家,尤其是非常关心中国人权的汉学家,你认为法国的国际政策对法国国内的形势有什么样的影响?新任的萨尔科奇总统的对华政策、尤其是在人权问题上,他与他的前任相比会不会有大的变化?你希望向什么方向发展?

侯芷明女士:我估计他一定会有变化,这个变化会不会大我不知道,但是他不可能没有变化。因为希拉克的对华政策是一个特别独特的政策,非常个人化的政策,所以不管希拉克个人他选择什么、做什么,肯定萨尔科奇有不同的做法。

第一,他选了什么部长?他选了古释耐尔(Kouchner)。这个(外交)部长和过去的部长完全不一样。第一他原来是左派的,第二他有名的一点就是他的发明,就是所谓干涉的权利,或者干涉的责任。这个理论过去没有,是他先提的。他提的理论就是说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国家、有一个独裁者在害它的民族,或者两个国家之间在互相进行大屠杀什么的,我们有干涉的责任,我们不能在旁边旁观,看有30万人死了我们也不开口,也没有什么动作。他就是这个态度。

他跟其他的法国人,特别是其他的法国政治家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点:他支持伊拉克的战争。这个支持在法国非常不受欢迎,不光是希拉克的政策,是整个法国民众的选择,他们不愿意投入伊拉克的战争。不愿意投入的原因不是因为怕战争,是因为认为这个战争的结果会比以前还灾难、还糟糕。原来这个国家是不太理想的,但是我们认为现在就更糟糕,就说明我们这个拒绝战争的基本的原则本身不完全错。可能不完全对,但肯定不完全错。那么古释耐尔他因为支持这个战争,马上就说明法国的外交政策会有很大的变化。

对中国来说也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第一,我相信法国一定会继续跟中国有经济的来往,这是一定的又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属于这个世界必须跟我们所有的国家有经济来往;但是第二,我希望古释耐尔不会放弃人权的问题,我估计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我经常听他做演讲,我自己也有几次的机会直接和他聊天。我发现他是有很多、特别独特的一些想法。而且他敢说,但他不是光敢说,他想得很远,他知道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每个地区有它的特点,所以他知道怎么利用每个国家的特点。他不看法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它可能会看如果中国到非洲去做这个我们怎么利用。他用比较积极的观点去看,我们怎么可以对中国进行一点压力得到一些好处,所谓的好处是重要的好处,比方说替中国工会做一些事情。如果中国开始有一些工会呢,中国工人的工资一定会提高,如果中国工人工资提高的话对我们也有好处,因为出口的产品的价钱就不那么低了,竞争就比较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6 12:29:00
欧洲人不值得信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