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行业·
消费、医药、信息技术,未来10年大赢家!
【曾昭雄观点】美国牛市最大的赢家就是信息技术,思科上涨了1000倍,另外一个就是医药,辉瑞制药大概涨了100倍,第三个就是消费。我们要买这些行业里的龙头公司,重点投资10年之后的蓝筹股。
《红周刊》:对比1980年启动的美国牛市,哪些行业或者公司会最终胜出?
曾昭雄:我认为银行、保险、地产是中年人的身体、晚年人的估值,这些行业以后能挣钱,包括美国2009年的牛市,银行也涨了两、三倍,但涨的最多的不是银行,而是互联网和生物医药。
改革更重要是社会发展趋势的推动,我不太赞同ZF扶持什么就炒一把什么题材,我们当然看到了3D打印、页岩气、医疗服务、软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找到优秀公司。未来10年的牛市里面,什么行业会好?最根本的还是社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分析1980年至1999年以及2009年到现在美股的牛市,最大的赢家就是信息技术,代表就是思科,在80年的低点到最高点加上分红一共上涨了1000倍;另外一个就是医药,上涨最多的大公司是辉瑞制药,大概涨了100倍;第三个就是消费,代表就是可口可乐,也是涨了接近100倍。当然还有一个金融代表就是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同期的20年牛市整个市场上涨了11.5倍。我们希望能找到未来十年的蓝筹股。就像思科一样,2009年纳入道指,之前并不是其指标股,所以我们要重点投资10年之后的蓝筹股。
《红周刊》:具体到科技领域,优秀公司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曾昭雄:十分可惜,科技龙头公司、最好的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在A股。但我们可以找服务于这个领域的公司,比如做网络服务的网宿科技,做互联网营销的蓝色光标等。互联网中除了腾讯和电商比较独特,大部分公司还是靠广告,像蓝色光标和最近比较火的media v(利欧股份(19.50, 0.00, 0.00%))就是在做互联网广告业务,但后者复牌如果出现爆炒就会偏贵且缺乏发展后劲。我们会不断寻找科技好公司,第一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吃透其商业模式,这一点对科技类公司很重要;第二要有好价格。
《红周刊》:2010年就开始关注蓝色光标,能否以此为例,说说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
曾昭雄:2010年的时候我拿蓝色光标与之前我投过的金螳螂(17.47, -0.07, -0.40%)相比,因为都是服务性质的公司,即轻资产赢得利润。我还拿它跟我们私募基金行业相比,同属服务业,但私募基金的商业模式和蓝色光标相比还是差了很远。比如我们发行产品,去一个地方路演,我会做一个PPT,推介产品以及对市场的看法,在最近的市场气氛下,这场推介会如果募集了一千万已经很不错了,以私募的商业模式来说,0.5%的管理费是5万,一个很优秀的基金经理一年赚20%,假如提成15%左右,即我总共从1000万中赚到35万的收入。而蓝色光标,比如公司刚中了一个宝洁的标,这个的单子以后可能一年带来超过1亿的收入,而这1亿除了过一道手的媒体代理外基本上是纯收入,成本就是几个人的差旅费、人工等管理层本,以及多年积攒下来的案例经验和网络渠道关系,这些是不需摊销的无形资产。研究公司重要的是研究商业模式。
从我内心来讲,我是不怎么喜欢一个不断并购的公司的,但你会看到这个公司的并购正在形成一个宏伟的版图,每一次并购都在增强自己作为一个全能型的营销集团的能力,当这个版图逐渐完善时,你会看到强大合力的产生。到目前为止,公司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
《红周刊》:您从2004年开始投资云南白药(57.53, 0.21, 0.37%),投资医药10年,说过“投医药就要投专科医药”,现在有改变吗?
曾昭雄:我投云南白药10年,去年105元左右卖掉了,最近又刚刚买回来,这个公司是否值得再投5年呢?很重要一点就是公司能否把下一个消费品做好,即女性卫生用品,这是最重要的突破方向,成功了它就会从一个优秀的公司变成一个伟大的公司。另外还有一些中成药的公司天士力(37.49, -0.24, -0.64%)、片仔癀(77.14, -0.35, -0.45%)等,是中国一个比较独特的领域。
按照国外的发展经验,今后无非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专科用药,另一个是生物医药。美股这波反弹,生物制药比科网股还凶猛,代表了医药发展的方向,包括基因重组、肿瘤的单抗治疗、疫苗等等,现在我们对生物医药开始跟进投入。
《红周刊》:不关注医疗服务么?
曾昭雄:还是贵了,有个别公司看起来很便宜,但都是虚的。我们曾经投资过爱尔眼科(24.240, -0.50, -2.02%),任何一家好公司,当定价和增长速度相比严重偏贵的话,我会选择放弃。从美国历史来讲,医疗服务市值最大的公司大概也就相当于最大的医药公司的四分之一,内在的原因是医药研发和销售是比医疗服务和医疗设备更好的商业模式,因为医疗服务最核心的因素是具有公益性,所以现在很多炒作都是头脑发热。用波特五力模型去分析,医疗服务公司最终的客户是医保,付钱的是国家,另一方面和劳动强度相比,医生价值被严重低估了。换个角度来说,医疗服务的人工成本是一个长期上升的趋势。
今年医疗服务阶段性的热炒,是因为2014年是医药的小年,很多基药都没有招标,另外国家发改委要降价,但这是短期行为。当然我不排除最纯正的医疗服务公司会成长起来,比如爱尔眼科,投资最终还是要看商业模式和真实业绩。
《红周刊》:你刚才讲到卖出云南白药,能否以一个案例来说明怎样判断卖出时机?
曾昭雄:有经验的投资者都知道卖出比买入难10倍,我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决定卖出还是看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估值指标是否匹配,当“小狗”过度兴奋跑得超出主人很多的时候就应该卖出。而注重板块轮动和主题炒作的A股,市场先生既会极度悲观,也会极度乐观,这个时候就是我选择卖出的时候。
举个例子,比如长城汽车[微博](28.65, -0.12, -0.42%),我们大概在11~12元之间开始重点投资,市值约360亿。原因是SUV是个快速增长的行业,公司在2011年底就确定了这个市场龙头的地位,当时很少有人关注,我曾经和家电行业的人一起合作过,发现长城汽车的管理水平比最优秀的家电企业还要好很多。我们一直持有这个股票到2013年中其市值不到1100亿时全部卖掉,卖掉之后又涨了30%多。长城汽车2013年销售收入预计约568亿,1100亿市值以上2倍市销率已经高估,最高超过1500亿市值,3倍市销率则严重高估。但当年最高1500亿市值时,在新车投入、毛利率上升等拉动下,市盈率比较低,PEG(静态PE和未来3年年均增长率的比值)则超低,但表面上低的PEG真实吗?PE在业绩转折就是一个假象。2013年大家都认为公司能保持50%以上业绩增长若干年,那么不到20倍的动态PE太便宜了。但是经历过几次牛熊的人知道,在一个周期行业里,即便是最优秀的公司业绩波动也很大。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把投资的科学一面尽量做深入,至于艺术的东西,刻意去找极限点很容易出错。接近极限点时买卖成功当然会十分耀眼,但必须注意万一出错了,风险是否可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