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171 28
2014-06-02
    黄河流经西北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的泥沙(据当地水文站测验,平均每年就通过该地携带到下游13.8亿万吨),水流到中下游后由于流速变缓,大量泥沙的淤淀于中下游河道。长期以来,中下游的地区对黄河的治理,采取加高、加固堤坝,使黄河成为一条“悬河”,河床地面10-15米。因此,原有的治理办法不是一个治本的办法,敞人思考再三,出一笨法,

黄河治理示意图.jpg

    如图所示,在老河堤边上(不论左右)再建一条河堤,新、老堤之间形成一条新河道,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新河道可以下降很多,不会“悬”在头上,二是在使用新河道时,可对老河道进行治理,将河中泥沙往两边河堤上推,三是新、老河道可互为“备份”,一条河道出问题可将水导入另一条河道,四是洪峰来临时,两河道同时使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河道不宜太宽,方可“束水冲沙”!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此治理之法属个人专利,若用需有回报——新河堤须命名“重安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2 11:00:56
请帮顶一下,特别是山东、河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 20:32:37

1、陈哥的设想很好。

搞科研,搞学术,搞思考,一定要胡思乱想,一定要奇思妙想,一定要天马行空。
不要考虑,前人他人是否已经搞过了啊,是不是现实可行啊,是不是合理啊,是不是有根据啊,等等。

一定要使劲想,联想,发散,乱想,怪想。

当然,以上是一种片面。但,这个片面,是必不可少的。


2,陈哥所说,

一是,好象长久以来,就是这么做的。也就是说,是清理淤泥,接着加固增高河堤。


二是,陈哥所说,相当于搞一个平行河道,搞2个河道。那么,有时候单独用一条,有时候两条都用。

那么搞基本上平行并列的2条河道,首先有花费问题,代价问题。这个花费是很大的,代价是很大的,估计资金耗费是个天文数字。
耗费这么天大的资金,还有个效率问题。

那就是,搞出2条河道之后,是否新河道还是淤泥很多很快?是否值得花费这么天大的资金呢?
假若说,我们新挖出一条新河道,花费几百亿,几千亿,但是呢,能够保证100年不出问题,不被淤积,那或许就很好啊。但是,假若10年就淤积很多很大,那可能就很不值得了。那可能还是不如按通常的做法,通常的做法大概是,一清淤,二增高加固老河堤,三,专门设计建立溢洪道、泛滥区,假若洪水很大,就放任自流,让洪水在专门的泛滥区里泛滥,限制其危害。


还有一点,花费天大的资金搞新河道,是否,不如把同样的资金,用在上游的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等等上面呢?或许,用在上游的水土保持等等,更有利,更有效,更有各种效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 20:35:11
复制代码
猜测来说,用水冲沙,主要在于海拔,落差。

在平原地带,估计很难冲沙,即便使用各种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 21:40:31
搞第二河道确实很化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比黄河改道省。我是搞经济的,建一河道绝对比建一条高速公路省钱,多少公里,需要多少投资,完全可以预算。试想一下,第二河道最大的费用可能不是搬沙切坝的开销,而是征地,一旦建成,将功德无量。
      每年的“休河”,只要将河床底下的泥沙往双边推……每个地市百来台推土机就足矣,开销不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吧。
    上游的植树造林已经搞了很多年了,但效果如何……不敢说也不好意写,如果你去过陕西就明白了。为兄的意思不是不搞植树造林,而是我们等不起,翻开历史看看,每隔X年黄河一改道。
      黄河,母亲啊,儿女们索取太多回报太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 22:38: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