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博大雄浑的城市
入选标准:净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0%以上,吐纳四方,胸怀天下。
入选城市:东莞、深圳
权力的意志,在民间无效。
虽然主旋律对于东莞挥舞大棒,但是,民间的力量,用脚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天堂之城。而深圳虽然多年来被蔑称为“文化的沙漠”,但是,文化的最大载体是人而不是“文物古迹”,没有古迹的深圳,同样以汇聚天下四方之民的王者胸襟,加冕为中国最大的开放之城。
讨饭都不会被冻死的包容之城,是穷人的福地,也是草根的机遇之城。没家庭背景,就好好混市场,别想去北京和权贵比横,和巨富比投机。广东是天下穷人和草根的最优选择。劳动不一定致富,但足以糊口。
一直以来,深圳都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城市,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移民城市,这里有博大开放的文化、融汇百家之长的气度,这也是深圳率先成为中国设计创意之都的原因。
深圳曾长期坐拥中国包容之城的宝座,但是,自上世纪后期开始,随着深圳发展战略的变化,其包容性下降,2008年,深圳的净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74%,至最高峰,其后则开始逐步下降。尤其是世界大运会之后,深圳的包容性受到重创,部分青年人被排斥在深圳之外,加速了逃离。
对于深圳和东莞这样的城市来说,出身平民,不一定非要做城市的贵族,放低姿态,知雄守雌,为天下溪,更可吐纳天下,成就雄浑博大。
中国强势包容城市
入选标准:净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0%以上,具有明显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吸纳众多移民。
入选城市:佛山、厦门、上海、苏州、北京、广州、天津、珠海
这个城市群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个是闻名全国的制造业工厂,吸纳了全国性的劳动力,如佛山、苏州。一个是全国性或者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比较强的包容能力。后者最典型的是北京。珠海、广州、厦门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开放包容,亦举世皆知。
北京是一个复杂的城市,这里有三个世界。第一个是以中南海以及其周边为代表的权力世界,第二个是老北京势力,第三个是以CBD为代表的民间世界和外来世界。
权力、传统与市场三大力量的博弈,使北京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充满争议,最近通州区出台的史上最严苛的非京籍子女幼升小政策,引起了广泛的抗议。也使北京精神之“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中的“包容”受到质疑。
按照北京的资源拥有率,至少应该容纳3000万人口,现在的北京人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作为首都,净流入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只有37.8%,还太低了,至少需超过50%以上才算及格。北京应抑制权力之手,更加开放包容,而非逐步走向封闭。
天津同样如此,前不久天津取消蓝印户口,以及限房限车,皆为不智之举,天津处于北京之边,在中国的市场体系和权力体系中,都不讨好,唯有加大开放力度,建设包容之城,容纳四方人才,才有可能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