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种政策传导渠道的相对重要性问题,西方经济学界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有些研究者认为,传统的利率渠道是极为重要的货币传导机制。但许多其他研究者并非这样认为。有人认为,与投资对金融市场数量变量的反应相比,投资对金融市场价格变量的反应较小且较不重要。当然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大都有大的利率效应。
不过,尽管传统的利率渠道可能不那么重要,我们已经看到,货币传导的信贷渠道提供了利率对总需求有较大影响的其它途径。实际上,信贷渠道的倡导者认为,这些其它途径放大和传播了传统的利率效应。
西方宏观经济学中,近年来关于信贷渠道的文献大量涌现。这表明信贷渠道是货币传导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原因有三,第一,大量跨部门证据表明,对信贷渠道极为关键的那些信贷市场不完全性确实影响企业的雇佣和支出决策。第二,有证据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小企业的打击比大企业要大。第三,也可能最重要的一点是,信贷渠道分析的核心——信贷市场不完全性中的不对称信息观点对于解释其他重要现象十分有用。例如,为什么存在金融制度,为什么金融体系的结构是这个样子?另外,它对在金融危机期间出现的一系列事件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并解释了为什么金融危机对经济如此有害。对这个理论的最大支持是它被发现在许多场合都很有用。按此标准,关于货币传导机制的信贷渠道理论就理应受到推崇。
应当承认,货币政策也通过利率之外的其他资产价格影响经济。关于其他渠道如汇率、托宾的q理论、财富效应以及房地产价格等的讨论解释了为什么其他资产在货币传导机制中起了这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