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没有那么绝对,跟学校,专业,传统学术氛围都有很大关系,记得念大学时,有个奇葩教授,享誉学院N多年的恶名,上课从来没有强调重点的地方,在他眼里,他讲的都是重点,上课第一句话:你们都知道我是谁吧?我的课在学院挂科率是第一,谁也别想跟我抢,谁要想从我这里套近乎,从现在开始就死了这条心,据说有个师兄年少轻狂时,(家财万贯类型),竟然跟他当面犟起来,“你牛什么呀,不就是补考吗,不差钱”,结果他竟然恶狠狠的,一字一字的答复:“只要我有一天带这门课,你就别想及格,否则我就不信,,”
       结果,那师兄据说每届的补考考试都有他,结局可想而知
       在威逼恐吓之下,每个人都提心吊胆,甚至网吧派,宿舍派,夜不归宿派都变成了学习派,后来该门考试时,我们班平均分86分(满分100分),无一人挂科,我嚓,工科平均分86分呀,打破了学院记录。
      后来毕业很多年后才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院长是谁,但是这个恶魔教授,却是所有人都记得的名字,他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因为很多人发现,其实很多事,用心结果就不一样,哪怕你是很多人眼里的差生。
      论情商,论关系,他都是典型的臭老九,谁的面子也不卖,不通人情,但是只有经历以后才发现,很多时候他是对的,很多人最怀念的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