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46 7
2014-06-09

      危机,风险,人们依稀记得,1929年10月29日,股市崩盘,资本市场坍塌,城市工商业濒临破产,农产品市场滞销待毁,那一年是世界人民灾难的历史见证。2008年,不再是依稀,而是切身感受,危机仍然源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却也是灾难的制造者,它的行为引发了世界性金融危机,是历史的玩笑,还是潜在的规律,目前,似乎难以揭晓,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货币、资本、金融,它们的力量原来如此之强大,如果说核弹可以摧毁看得到的物质,那么,货币、资本、金融的力量几乎可以让整个世界崩溃。

      回视一看,在大洋彼岸,大多数人会惊奇,因为曾经伟大而古老的帝国似乎又在崛起。曾经的强大可以自豪,而现在的崛起似乎让人又多少会感觉不踏实,尽管世界鼓吹,国人自大,好像泱泱大国真的要成为引擎。其实,在虚假繁荣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暴力、毒品、贫穷、sq、污染充斥每个角落,不可遏制。

     这里,我们需要认识到危机,看到风险,认识到货币、资本、金融的负面力量正在争分夺秒的滋长。承接2013,今年,仍然是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的一年,经济的不平衡性、脆弱性显现,系统性风险在日益强化,特别是金融、ZF、企业均面临着强大的资产负债压力,地方债务、企业融资的高杠杆率对未来的持续发展已经导致不可逆,并且已经严重波及到了整个宏观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苗头已经形成,金融风险的传递渠道也日趋明朗化,并表现出新的常态,比如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国际债务风险等等。

      首先看地方债务潜在的风险。从当前形势看,尽管债务水平在可控范围,也就是还不存在整体偿债风险,但流动性风险的存在缺不可忽视,由于大部分债务在2014年到期,因此短期偿债压力较大,以目前状况看,今年到期需偿还金额将达到6.6万亿元,尽管去年土地财政收入达4万多亿元,但比例较低,只占到地方ZF可支配收入的1/5,这必然给整个市场的货币流动性和信用体系构成威胁。

       再次就关系到长期以来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一直是近几年较为突出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以钢贸、光伏、船舶等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已成为不良贷款的重灾区。截止2013年末,过剩性行业的不良贷款已高达5921亿元,增幅达35.12%,不良贷款率也从0.94%升至1.00%,高比例的不良贷款率严重了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还有较为突出的是影子银行。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影子银行的信贷占整个信贷增量的1/3左右,2013年末影子银行信贷规模已经达到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基本达到了30%,特别是08年更是高达57.3%。由于影子银行的借贷规模不会反映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这必将对金融体系造成不可避免的短期流动性冲击。

       房地产风险传导也是不可忽视的。房地产市场主体往往由ZF、银行、开发商和购房者构成,银行作为资信供给方,跟房地产行业也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高房价尽管原因众多,但银行在其推波助澜的作用并未少发挥,由于今年中国房地产投资下滑和局部地区房价大幅下降以及“拐点论”、“泡沫破灭论”升温的影响,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天然联系,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将受到极大挑战,这就加速了金融风险传导。

      最后当属国际市场风险传递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货币扩张行为,虽貌似在扭转全球经济颓势,但深入分析其实不然,美国经济良好的证据是股市创新高,但要明白,目前股市高价的原因是来源于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行为,而非所有行业经济的业绩增长。同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致使债券市场的高利率,因为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弱化,美国经济也即将进入加息新周期,这就变相的刺激了新兴经济体的利率市场风险的发生,中国金融风险最终可能面对资产价格下跌和资本外流的无奈格局。

    中国式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形形色色,名目众多,但特别需要高度警惕上述五个方面,而且这五大风险渠道互为因果,相互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绝不可小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9 16:47:16
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9 17:03:57
文章立意深远,作者是不可多得的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9 17:10:37
作者见解独到,观点精辟,值得学习借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9 17:10:45
赞个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9 17:13:19
支持郭涛 发表于 2014-6-9 17:03
文章立意深远,作者是不可多得的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