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是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应深思熟虑、反复论证,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合理建设,切忌“一步到位”。首先,因信息化教学设备更新速度快,同时要考虑其运行成本,学校应根据教学需要和资金情况,优先选择教学效率高的系统进行建设。其次,制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时既要考虑到方案的常规性,也要考虑其应变性。
制定的方案要随着外部信息化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外部环境的需求。要科学规划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的资金分配,注重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建设上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避免重复投资。资金问题一直是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当地ZF财政紧张,学校财力有限,自力更生筹措资金又难上加难,而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快,面对应接不暇的新产品,只能“远观不可亵玩”,加之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缺乏科学的指导,这些地区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步伐尤为缓慢。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应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多方创造条件,循序渐进地建设,根据进展情况积极地进行设备优化和装备,并在应用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育信息化才能可持续发展[1]。
文章来源于:中国期刊网
论文发表:776199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