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MBA专版
2405 0
2014-06-09

近几年来MBA的报考热潮不断升温,MBA被认为是职业生涯的黄金跳板和走向升职加薪的敲门砖。自1908年美国哈佛商学院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硕士以来,MBA教育已经走过106年的发展历程,而在中国MBA教育始于1991年,迄今也走过了23年的发展历程。MBA教育的发展速度和社会各个层面的认可程度,是任何一个其他学科专业望尘莫及的。

伴随着MBA报考热潮而来的是MBA项目的增加,20年来MBA项目在中国可谓是遍地开花,加之MBA教育的诸多利好,不仅来自企业的中高层争相报读MBA。各MBA项目也展开了优质生源争夺战。MBA培养院校依托大学自身的学科优势,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教育需求,特色项目不断涌现,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有的突出实践性,有的突出特色化,有的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MBA教育的特色化,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我国MBA教育逐渐走向成熟,而另一方面而MBA教育越来越市场化的趋势也引起了学者的担忧。

针对MBA教育特色化的问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上海教学中心张老师分析说,各商学院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开设相应的MBA课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这本是一件值得称颂的好事,但不少商学院过度追求市场化,学员接受MBA教育的功利化,甚至出现了为了特色而特色,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倾向,一味地屈服于市场的需要和学员的诉求,淡化乃至偏离了MBA教育的本质,令人堪忧。尤其是在职MBA教育,MBA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兼备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MBA教育的市场化更多的关注学员能力的提升关注了“高层次”而忽视了“高素质”的培养。个别商学院的MBA项目没有承担起提高学员素质的社会责任。

MBA培养的是企业的领导者和未来的商界领袖或者企业家,不论是目前顺应市场需求细分出来的金融MBA,全球奢侈品管理(GLBM)、全球创业管理(GEP)、全球创新管理(MGIM)等方向的MBA课程都是MBA市场化的缩影。MBA教育市场化能够在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MBA学员毕业后能够更好的融入市场,实战性更强,但另一方面,MBA教育的市场化使得MBA学员学习的知识面变窄,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而现今社会企业更加倾向的是“一专多能”的通才,他们的选择面变窄。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上海教学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实现为金融中心的上海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而设立的高端培训中心。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利用位处上海金融中心的地域优势,积极整合清华大学及国内外名校优势资源,致力于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重点扩大非学位继续教育,助推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中心目前已有清华班戈MBA、清华班戈金融MBA、清华英赛克DBA三大课程项目,授课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员实战性更强。

对于MBA教育的市场化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MBA学员在选择MBA项目之前要明确自身情况,分析利弊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