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3473 1
2014-06-13
作为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项兵带领长江在短短11年间,从最初7位教授到现在43位全职教授,80%以上的都在世界十五大商学院担任过终身教职,“在国内是唯一的,在亚洲也可能是唯一的。”项兵认为长江第二个十年发展重点是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中国的企业家必须向全世界学习,“中国企业家最大局限之一是视野比较‘中国’”。项兵相信好学校都是钱砸出来的,“我把中国商学院的发展分成三代,目前绝大部分中国的商学院还处于第一代。”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学术上来讲,我们现在是43位全职的教授,80%以上的都在世界十五大商学院担任过终身教职,这在美国以外的学校是少之又少,在国内是唯一的,在亚洲也可能是唯一的。这些教授加入长江以后,持续在全球的顶级24个A类杂志,持续出研究成果,人均发表论文数量五年可以达到世界第六名,这也是亚洲唯一,不仅是我们中国唯一。

所以我们在学术上的成就,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之一,但至少是“最”,把任何一个Top School的教授,你辞掉斯坦福,你辞掉沃顿,辞掉哥伦比亚加入我们中国的任何一个学校,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过去的研究主要是几大问题,第一,如何在中国做生意,让国企、民企跨国,如何在中国这不一样的平台进行有效的竞争和合作。

第二,中国的崛起对全球的影响。其实我们对中国的研究主要其中在两大方面,两大问题,这是我说的第二代商学院的诞生,产生的思想,可以服务中国企业,可以服务全球企业,从而形成了我所谓的东西方双向交流开始了。西方针对教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东方还要继续向西方学习,西方向东方学习的时代也已经到来了,这是我们在中国问题的思想的沉淀,我认为我们是全球领先的知识。

第三就是我们校友的强大,在我们国内的人是众所周知的,有一些数据可能大家耳熟能详。

比如2011年,我们的校友2500个长江校友,担任一把手的企业销售额加起来,就过了一万亿的,代表中国GDP的1/7。2013年,最新的中国五百强,有一百家企业一把手是长江的校友,占了20%。所以长江的校友不仅在商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比如说相对来讲,老一代的创业家,我们占了非常大的份额,新一代的“vip校”,是经典的长江制造,市值过了100亿,最新的创业企业之一,也是清一色的长江的产品。

包括我们第一夫人服装的设计者毛继鸿,也是长江制造,长江对中国的贡献远远超越了经济的范畴,文化包括纪录片,我们王琼和曹海英夫妇,张以庆导演的《舟舟的世界》、《幼儿园》,国际大奖,包括柏林的国际大奖,N多都是长江的。所以长江对中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是可圈可点的,这是长江的第三大差异。

第四大差异,至少长江的品牌在中国是可以和任何学校的商学院品牌相比较,至少没有人可以比我们更好,这点是肯定的。

第五,我们在创新方面,也是引领全球,比如把人文课程引入管理教育,全世界第一家商学院,在2004年系统的把人文课程引入管理教育。比如说我说的灌顶式打法,把这么多的董事长、总经理提升到一个学校学习,这在全球也是少有的。我们的EMBA同学,截止到上一期,董事长、总经理超过50%,这是全世界都可能是唯一的。无论是人文还是灌顶式打法,都是颠覆式的。

全世界要求EMBA做六天义工的第一家商学院

凤凰网教育:长江商学院的校友几乎都是顶尖企业的管理者,掌握着大量的优质社会资源,长江是否有社会公益方面的课程安排?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我们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我们的校友汶川地震捐款四亿人民币,占了机构捐款7%,我们也是全世界要求EMBA做六天义工的第一家商学院,必须做六天义工,全世界第一家商学院。所以我们有一系列的大工程和创新,在N多N多管理教育方面,我们的创新在中国是第一名,在全世界也是第一,这是我们长江的发展。

第二个十年发展重点:在全球范围内拓展

凤凰网教育:长江商学院建校已经有11个年头,在商学和管理教育上水平一流,第二个十年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长江过去的十一年,凭着我们自己的力量,从最初7位教授到现在43位教授,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亚洲的一个领先的商学院,但是我们要进行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进入在高一个层次,那我们就是要进行全球化,要把我们长江的影响力,要在全球范围内来拓展出去,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能就要借助我们全球伙伴的力量。

长江虽然只有11年的历史,我们在选择伙伴时也是非常非常谨慎的,我们的第一个EMBA学位的合作伙伴,我们选择了IMD,所以当这样两个全球领先的商学院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它能够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我想可能是一种原子反应。

中国企业家必须向全世界学习 打造全球学习平台

凤凰网教育:除了与国内高校和企业合作,长江与国外院校有哪些合作?未来如何提供更全球化的平台?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盟是我们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前几天参加博鳌论坛的时候讲,我们能向欧洲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他们的科技,他们的品牌,他们的天人合一的发展模式,包括他们的福利社会的建设,看北欧,看法国,看德国,成功的经验,包括失败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欧洲有很多很多精彩的东西,不仅是我们的贸易第一大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欧洲。

近期,长江商学院与IMD(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两所代表亚洲和欧洲最高水平的商学院,联手推出EMBA双学位课程。IMD是欧洲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也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所以我们是非常高兴、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推出双学位课程,我们教一半,他们教一半。

对中国企业家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化机会,因为面向未来,当然“三人行,必有我师”,而这个“师”必定是全球。中国的企业家必须向全世界学习,包括欧洲的顶级企业,包括IMD优秀的学校,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搭建与中国企业家乃至东亚,中日韩东盟,乃至亚洲的企业家,打造一个全球学习的平台,这是一个起点,对未来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是至关重要的。

同样重要的,面向未来,不一定是全球化,颠覆式科技,技术带来的颠覆,包括社会变革带来的颠覆都是巨大的。再聪明、再智慧的人,再有经验的人,你知道的必定是有限的,你再伟大的企业家,我认为都有必要考虑重新回到学校学习。我们希望跟IMD的合作,能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能为中国企业家,东亚的企业家,亚洲的企业家,欧洲的企业家,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这就是这个双学位EMBA重大的意义之所在。

凤凰网教育:您提到的这个EMBA双学位项目,能不能详细介绍下有哪些独特之处?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它具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第一我想说,这是到目前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一个业别。

现在我们看到在国内的其他一些商学位的业别,一般来说都是用国外的一个商学院的品牌在中国招生,招完生以后,由国外的教授到中国来进行教学,基本是这样的一个模式。这个就好像早期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找代理,然后来卖他们的产品是一样的。

我们进入的应该说是一个Generation Two,“第二代”这样一个模式,就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平等的合作,双方的教授各教一半的课程,一半的课程在欧洲教,一半的课程基本上在中国教。而这个课程也是一半来教传统的西方的管理理论,一半来教我们中国原创的这个管理理论,而招的学生也是一半在欧洲招,一半在中国亚洲,当然也包括一些其他国家,所以这是到目前为止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唯一的真正全球的一个双学位业别课程,这个我想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也充分的说明了中国的整个影响力,也说明了长江的影响力。

第二,我刚才其实前面也提到了,因为这样的一个背景,我们整个的这个课程设计也是独一无二,既有西方的理念,它的一些哲学思想,也有东方很多的文化元素,既有西方成熟的管理理论,也有我们长江这十一年来所积累的,所打造的,当然也在不断的积累过程当中,东方的尤其是中国的管理理论,这个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应该说没有人比长江了解更深入,我们是在这方面独一无二的领先者,我们非常愿意把我们这十一年来所积累的中国式的管理理论,去和西方管理理论进行一个对接,而这个受众本身就是这样一个混合的,非常全球化的这样一个群体,所以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原创的一个机会,我们也非常坚信,以IMD的一流的教授团队,以长江的一流的教授团队,我们可以提供这样的一个价值。
中国企业家最大局限之一是视野比较“中国”

凤凰网教育:长江商学院跟IMD这个对等合作,对中国商学院的对外交流和世界的商学教育来说,有什么意义?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其实在这个商业模式不同,在过去的话,基本上传递都是单向的,西方的东西传到我们中国来,香港可能是西方主流的研究为主导模式,而我们国内则是教学为主的模式,还是单向教授。我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能把长江产生的原创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管理思想,包括我们的价值观,包括你像我们习主席出去这次讲“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我认为我们很多我们现在留下的精髓的东西,可能成为未来全球普世价值的部分。

所以我们希望,全中国的崛起代表什么,拿长江作为平台,把这种声音能传出去,是真正形成双向交流,而这种交流是解决了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其实更为重要的是,解决全人类面临着共同的挑战,我们做出积极的贡献,就是积极正面的东西在宣传我们的中国,在解决全中国我们重大的问题。

比如说可持续发展,确实到了非常严重的一个领域,那我们先哲的“天人合一比、以人为本”领先的理念,以人为本的话,西方的水平思想人的地位太高,所以来评论,那现在的天人合一领先了一代,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贡献是很多很多,我希望这一项能把我们的先哲的智慧、研究的原创的管理思想,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创新,能被其他全世界能够借鉴,能全世界分享。

当然,我们亚洲的企业家也要向全世界继续学习,这是平等的全球平台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为三人之行必有我师,面向未来这个师必定是全球,必定是个全球学习的平台。

其实中国企业家最大的局限之一,就是相对来讲视野比较“中国”,这种和欧美的顶级企业家是有比较大差异,我们和印度企业家相比,我们是比较大差异,印度出了一批能顶天立地、能驾驭全球业务的企业家,那你看在全球会议上,美国人开口都是全球问题,中国企业家开口基本上都是中国问题。我觉得我们长江有这个历史和责任,给中国的企业家打造一个全球学习的品牌,它能带来全球的视野,同时全球资源整合在那里,我说这是有历史因素。

凤凰网教育:国内商学院很多类似的对外合作项目,基本都是把国外的教授和老师搬到中国来,长江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学位课程在具体教学上是如何进行的?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你必须要到现场才可以看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些年常常搞了很多的游学项目,而这个游学是指上完课程以后,如果要进一步开拓视野,知道在国外不同的商业环境下,他们的企业聚集度和运动,比如说法国企业是怎么样做奢侈品的,我们就把这些学员带到法国去,让LV的前任CEO,比如说来给我们上课,讲如何打造奢侈品,所以说我们也沿用了长江在这个方面的一些好经验,就是说什么样的暑期,应该就要到什么地方去现场的学习,让这个实际操作的人介入到课程。就课程很多,当然还是教授来主导,但是要到现场去看,让这些实践者来参与,这是我们的一个理念。

比如长江与IMD联手推出EMBA双学位课程,是在中国和瑞士两个校区分别上课,所以它们两边的校友,它的结合都是很紧密的,你试想一下,如果另外一个商学院项目课程都在中国上,它是国外的教授到中国来上,那你说和对方这个学院的校友们,能有结合吗?我们知道像IMD的校友里边,有像雀巢公司的CEO等等,这些宝贵的校友资源,我想都是同样的开放给我们的双学位课程校友。也就是说,你在那里上了那么久的课,你和它的这个校友是可以无缝对接的,然后在中国,也跟我们长江的校友有无缝对接,我想这也是我们一个很大的一个优势。

中国商学院发展分为三代 绝大部分还处于第一代

凤凰网教育:您认为国内商学院目前在国际化和全球化方面,有哪些需要加强的地方?长江商学院在下一步的全球化战略和国际化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其实两年以前我接受过一个采访,让我对中国的商学院做个划分,这是我个人的意见,我把中国商学院的发展分成三代,第一代就是把西方的东西传过来,研究也好,教学也好。第二代就是长江过去花了十几年修炼的功夫,就是靠一拨世界级的教授和研究受到大量的投入,产生一批有关中国问题研究的新思想,而通过这些新思想输出到国外,这是第二代。而第三代,就是未来长江十年、十五年要发展要重视的东西,就是研究些全球型的东西,这里包括放入研究,放入从中国扩展到“十加三”,中日韩加东盟,扩展到金砖四国,金砖四国和东亚的交叉是我们中国,这是一个区域的一个差异化。

第二大差异化,就是集中力量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来研究面向未来,六大、八大、十二大,颠覆式科技对商业模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包括第三次工业革命,包括生命科学,包括其他,这是第二大差异。

第三大,我们希望做投入就是社会变革,对社会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收入财富不均,这是全球一个共同的挑战,所以稳定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华尔街、伦敦、占领中环都普遍存在,所以我坚信这个社会契约会进行大的变革。那这个大的变革促进商业模式会有重大影响,所以我们也希望联合全球的研究机构,来研究一下未来的社会契约会是个什么样子,未来的政商关系会是什么样子,会对现有的经商会有什么的影响,这是第三大。

第四大就是领导力,过去领导力研究了西方社会文学,我觉得东方才算得上家长,东方、西方,企业和非企业政治机构,短期和长期,这个也要加强了解,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都有这样的一些研究。

最后一个,我个人的兴趣,我说整个人类是集体短期行为,因为从西方的政治,政治、经济、东方、西方,整个结构体系支撑很少有长期考虑,我讲的长期考虑是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两百年,整个人类是集体短期行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人类灭绝是有可能的,不是耸人听闻。所以这个气候变化,就是整个系统没有长期考虑元素的一个体现。

我不是说,我们一步把它内容都加着进去,我希望一步一步的,发现内容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我们的双学位和EMBA的课程之中,所以在课程内容上形成真正的差异化,战略差异化,而这些内容的解决和内容的研究和提供,对于培养,我认为真正的下一代,有全球视野,能整合全球资源,同时能承担起全球责任,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我们的差异化之一。

目前长江走完了第二段,在已经奔向第三阶段,第三代模式。目前绝大部分国内的商学院还处于第一代,怎么把西方工艺传过来,教学质量又做的不错,这还是挺重要。但长江已经进入第三代,未来十年到十五年,要实践第三代、夯实第二代,加强第二代的影响力,直线奔向第三代,这是我们的起点之一。

好学校都是钱砸出来的 没有钱砸不出来

凤凰网教育:长江商学院为何能在短短11年间成为国内甚至世界一流商学院?长江有哪些好经验和办学思路可以分享?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首先,合作的院校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长江,我刚才讲的三大优势,其实我也没有时间讲,其实长江作为一个学校,大家都认为长江和我们国内的兄弟院校是有类似之处的,其实长江从运作模式上,从价值取向和国内的很多院校本质不同。

第一,它是个教授治校的学校,因为教授治校我们才有可能吸引到四十几位世界级教授加盟,这是全中国唯一。

第二,它那个研究理想,它不是教授只在教书,不是教授教书不重要,这是研究理想。

第三,因为有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所以长江不是必须为了赚钱而办学,但兄弟院校商学院的学费30%、40%都被大学提成,只支持英语系、历史系、其他学系的。因为长江有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我们的野心,我们的目标是计划打造一个斯坦福哈佛这样的学校。

好的学校都是钱砸出来的,没有钱是砸不出来的,这是个必要条件,这是一个最大的条件。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刚才也谈到,对中国问题的了解,我认为我们教授是最权威的,我们的校友是无可比拟的。

另外我们的课程制度设计的创新,我坚信,我们会像谷歌和Facebook一样,我们全球引领的是课程的创新,包括研究专题的创新,是我讲的一切的问题,我讲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能想到这一点的学校是不多的,能够大量投入研究出些新成果,这样的学校里也是不多的,所以我们不仅是全球,不仅是教授最优秀,不仅校友最强大,还有那些创新,对新的问题的思考,我希望同样我们站在前面。

我们要招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东方、西方、中国的,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创举。

希望我们真的有一些原创的,在任何别的项目里边都没有的内容,可以在这20个月里边创造出来,我想简而言之,正是我们这个项目特别与众不同的一个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3 00:43:28
长江招收很多影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