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6-16 15:08:01
扩招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是按照工业制造业的流程划分类别的

大学/学院——科学家
高等专科学校——应用工程师
中等专业教育——技术员
高级技工学校——产业工人

每种人才都有其特定的培养规律。一句话,没有闲人,也没有闲着的学校。一切服从于整体的计划统筹,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吃喝不愁,旱涝保收。

扩招后我国的教育体系是按照商业服务业,第三产业的需求划分类型的

无论是985,211,还是一本,二本,三本,高职大专都是服务于市场需求,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则皆大欢喜,否则就是转型到其他领域,一切以市场为导向,能不能吃饱饭,全靠自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15:13:12
快乐糖525 发表于 2014-6-16 15:00
您知道1991,1992年湖南省考取的初中毕业升中专的是个啥概念不?即使他(她)念的最差的地属中专学校,委培 ...
湖南怎么样我不清楚至少黑龙江这里扩招前中专生和大学生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过当年省市重点中专录取之后省市重点高中再录取这个绝对是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15:33:22
歌流 发表于 2014-6-16 15:13
湖南怎么样我不清楚至少黑龙江这里扩招前中专生和大学生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过当年省市重点中专录取 ...
就湖南实施过这样的垃圾政策,湖北就没搞过,导致这几年湖南高考分数线比湖北滴好几十分,那会儿是最好的学生升中专,剩下的去重点高中,考中专之前还有个筛选考试,通过筛选考试没有考上中专的可以免试进县一中(省级重点中学,有保送进北清的保送资格),后来这批不甘寂寞的牛人,有中专毕业后接着自考,然后念了硕士博士的,如今985高校的正教授博导都一大堆了,70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15:34:29
歌流 发表于 2014-6-16 15:13
湖南怎么样我不清楚至少黑龙江这里扩招前中专生和大学生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过当年省市重点中专录取 ...
我算比较不求上进的了,92年念的中专,然后在top2的高校念了博士,如今留在top20的高校任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16:16:34
高中的学生、初中的老师、小学的行政人员、幼儿园的校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16:22:45
如果明白了扩招前后教育制度的不同,判断国家为何突然让600所本科院校转型就很容易了,中国意图重新成为制造业强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17:23:08
其实那时候很多人不想读书 所以不敢苟同楼主的部分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17:52:43
60年代的理工科大学本科毕业生都能够独当一面,现在看看,一些毕业生连瞳孔都是发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18:35:05
夏爽 发表于 2014-6-16 17:23
其实那时候很多人不想读书 所以不敢苟同楼主的部分观点
恢复高考以后有多少人想继续求学?那时技术学校毕业都是知识分子了。中专毕业那叫中层管理人才,大学本科已经是凤毛麟角,研究生那是传说中的人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19:28:50
唉,现在扩招的厉害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21:11:25
驳“扩招前后学历文凭的对应关系”

参见扩招前的本科生相当于现在的211而非98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21:30:30
我认同当今学历贬值的现象,但谁告诉你可以以211.985作为标准的?
211.985的评选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家也都清楚。211里比一般985优秀的,一般一本里比很多211优秀的比比皆是。甚至很多2本的生源和社会认可度都超过部分985.这是事实吧。
国家的这些干预效果怎么样很难说。事实上,有一次我看一个211的介绍,上面写到:自从被评选为211之后,学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我呵呵。另外某省前几年关于谁更优秀一直没有定论的两个学校,因为名额问题一个评选了211.一个没有。结果近几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差异开始显现,似乎211的几年之间就陡然高大上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21:34:52
看大学究竟怎么样,不是看其自身的实力,其社会认可度,其学术成绩,而是看国家的,或者某个机构的评定,有你们这种思想,中国大学才会一蹶不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22:25:05
个人觉得学历下降也是就业问题导致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22:42:59
梦之蛇 发表于 2014-6-16 21:30
我认同当今学历贬值的现象,但谁告诉你可以以211.985作为标准的?
211.985的评选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家也都清 ...
我是说在一般情况下985>211>一本,扩招前的高考录取院校不仅包含了大学本科,也包含了大学专修科(大专的本意)和高中专,单纯看录取比例,高中专也比现在的985院校要低一些,可因为学制和培养规格的问题,这么比较不妥当。所以我说,这种扩招前后的比较就是一个大约到什么程度而已。

大学去行政化,去官僚化是正确的,但去政治化根本不可能,拿纳粹德国时期的大学来说,许多大学教授与学生本身就是纳粹党徒或崇拜者,可谁敢说他们不是真正的科学家呢?大学校园社会主义思想不占领,资本主义思想肯定就来填补这个真空,所以设置党委书记并非多重要,大学里每个人都能达到党团员的素养,不比一个孤零零的书记戳在那强多了?

在扩招前,教育部直属的大学没有几所,大部分都是中央各部委直辖,大学生毕业分配没有任何问题,反而能刹下心来好好学习,可自从扩招后教育改革,脱离中央各部委直属,全归了教育部,他哪有那么大能力去找饭辙?又下放到各个省,随后教育质量一落千丈。

这就是扩招前后大学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22:51:30
现在的本科有多少种类型?

985本科,211本科,一表本科,二表本科,三表本科,这是按层次划分,

按照类型有学术型本科,教学型本科,应用型本科还有呼之欲出的高职本科,

同样是本科,985跟三表本科差距犹如哈雷彗星的慧头跟慧尾,天地之差。

可是在扩招前,重点本科与普通本科,国家教育部直属本科同中央各部委直属本科乃至大学与学院之间,差距并不明显,录取率连10%都不到,只要考上就是英雄人物,铁血战士。

各个本科院校之间的差距远不如他们之间的差异来的明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7 01:32:07
还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前苏联的中等专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且独立的教育类型,与大学/学院的专家教育是截然不同的,正因为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所以压根不存在什么高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技术教育这一说。

所有的技术型人才都是中专培养,无论是今后他到了哪一个层次也是中专起点,有人把这种培养人才过程的教育理论称之为射线论,即不管其最高点,只论其最低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