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28 0
2014-06-16

3374.人生最后的贡献

2014.6.16

不知不觉步入晚年,我开始思考如何离开这个世界。

挑战极限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可以活到120岁;保持体力、维持最低消费水平的时候,我觉得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不可怕,但要死得其所,不成为社会和亲人的负担,还要做出最后的贡献,不是社会和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我曾经见过一个母亲选择了跳楼自杀,给子女留下的是羞辱,不值得称道。最好能够选择安乐死,在死之前将遗体和器官捐献给国家和他人,在鲜活的时候进行移植,可以将生命的意义延续到将来,问题是法律和亲人的阻碍。

最近看到婴儿岛的报道,反映的也是社会人伦问题:残疾婴儿明明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父母都选择了抛弃,国家为什么还要收养?这种“人道”是不是存在虚伪的一面?当事人将来会心存感激,还是怨恨?如果是脑瘫,不是拿纳税人的钱延续没有意义甚至痛苦的生命吗?

历史上古希腊民族的一个分支是不允许类似事情发生的,残疾婴儿没有生存权!我认为是明智的选择。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还不如古希腊人聪明吗?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选择自己离开方式的权利,安乐死和死前活体移植应该是选项之一。丧失选择能力的人,父母应该有代为选择的权利。当然,作为法律应该有详细的规定。

从现在开始,当我不具备抢救价值的时候,我的身体和所有器官都捐献国家和医学需要的人,最好在我还有一口气的时候!这是我人生最后的贡献,我的这个愿望希望能够得到尊重。

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六十多年了,一生没有荒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我将其凝聚为《探索集》,这是我留给世界的非物质遗产,必将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已经知足了!

中国人讲究立功、立德、立言,我起码有其一了,可能不亚于达尔文、爱因斯坦、鲁迅。

我的人生是不可复制的,我读过的书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读的、能够读的,监狱和看守所更不是谁都可以体验的。文笔源于实践,没有我的人生经历,就没有第二个王东镇!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写多久、写什么,有无潜力继续奉献。江郎才尽时我的人生价值也就结束了,遗体和器官是我最后的贡献,希望物尽其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