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4741 30
2014-06-16

虽然思维方法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不知为何,长久以来人们对物理学、经济学等具体知识的关注要远远胜过对人们是如何获得这类具体知识的关注。思维方法顶多只是智者在茶余饭后与新入道者闲聊的话题,从不曾像物理学、经济学那样被人们刻意地系统化、规范化。即使像哲学那样的涉及到思维的学科,关于如何指导人们像掌握技术那样掌握有步骤有规则的思维方法也不是它探讨的主要内容。


的确,人们天天在思维,人们时刻在思维,可屡见不鲜的情况是思维的结果反倒可能把人们引入歧途,让人们蒙受损失,让人们经历痛苦!我们在哀叹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同时却很少问一问自己:你会思维吗?我们已经习惯性地认为思维是人的本能。即使偶尔也会提及思维的方法,那也仅仅满足于零星的思维火花,从不曾奢望思维方法的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


中国学者撰写的《思维方法高级教程》填补了思维方法系统化、科学化的空白。


总体来讲,思维方法是指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和利用大脑加工处理所接受的现象信号的规则和步骤。思维是由三个大步骤或大程序组成的:第一大步骤是用我们人类的感官观察已经发生过的现象;第二大步骤是记忆住我们感知到的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尤其是记忆住那些具有反复性的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第三步骤是结合我们感知到的已经发生过的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出来的未来的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引导未来的行为。


《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的重点内容就是这三大步骤的典型方法、典型程序、典型规则。遵循了这些方法、程序、规则,我们就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观察现象;遵循了这些方法、程序、规则,我们就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记忆现象和记忆现象发生的顺序;遵循了这些方法、程序、规则,我们就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进行预测,从而我们的行为就更具有方向性和分寸感。

《思维方法高级教程》把重点放在人类思维方法的第二个步骤,即利用大脑加工处理所接受的现象信号从而发现现象发生的顺序。但也没有忽略人类思维方法的第一个层面和第三个层面,即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和通过预测来引导未来行为。

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似乎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本能。在信息海量化时代以前,将它纳入思维方法的研究范畴有些牵强。但进入信息海量化时代以后,人们利用感官接受的现象信号不仅在量上爆炸式增长,而且信号的绝大部分不再是“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间接信号、虚假信号、以偏概全的信号大量出现;人们在接受信号的阶段也不再仅仅依赖感官;人们开始用大脑来处理“感官接受现象信号”的现象信号,逐步产生了“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的规则和步骤,因此《思维方法高级教程》把它也归入了人类思维方法的范畴。

运用知识进行预测和引导未来行为,在以往的对思维的研究中并没有被看做一个独立的范畴。人们通常都跳跃性地认为,掌握了知识就几乎等同于会运用知识进行预测。然而,我们以前都没有注意,认为“掌握了知识就几乎等同于会运用知识进行预测”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前提,那就是“未来是历史的复印件”。而这个假设前提本身的运用,又存在着更多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假设前提。《思维方法高级教程》把过去顶多只零散地出现于一些分支学科中的“运用知识进行预测和引导未来行为”的规则和步骤也归入了人类思维方法的研究领域。


《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由朱奇主撰和定稿,朱一鸣、张英参与撰写部分章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16 08:54:22
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6 09:04:46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14-6-16 07:56
虽然思维方法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不知为何,长久以来人们对物理学、经济学等具体知识的关注要远远胜过 ...
未见其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 21:06:22
如果仔细回味就会发现,尽管有显著和不显著的区分,我们人类的多数行为都具有预期性或目的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多数的行为在行为之前就已经有一个我们想要的行为结果。
例如,我们在工作多年以后再脱产研习,是因为我们预期那样将更有能力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条理化、系统化;我们早上七点从家里出发是因为我们预期能在八点半之前赶到工作单位;工厂老板决定减少产量是因为预期该产品将滞销;中央银行不愿意降低银行基准利率是因为预期通货膨胀有可能加剧……
当我们的实际行为结果与预期的一致,我们就心情愉快,我们就用成功这个词来描述这种愉快的心情;当我们的实际行为结果超出预期,我们就格外地心情愉快,我们用激动这个词来描述这种格外愉快的心情;当我们的实际行为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就心情沮丧,我们用失败这个词来描述这种沮丧的心情;当我们的实际行为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我们就格外心情沮丧,我们用痛苦这个词来描述这种格外沮丧的心情。
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愉快、成功、激动、沮丧、失败、痛苦所组成的。
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地出现愉快、成功、激动,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少地出现沮丧、失败、痛苦,我们开始重视学习和掌握“知识”。我们从书本上学习文字记载的知识,我们在交谈中学习口口相传的知识,我们还通过模仿学习一些难以言传的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 09:18:31
不仅仅是普通人群,我们有些学者也严重缺乏对思维方法的系统研习,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抽象思维方法只是概念性思维方法中的一个种类,当然也就不知道抽象思维方法的局限性,不知道信息化条件下的科学具象思维方法和战略思维方法。没有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基础,在信息化条件下,他们的思想出现错误的概率就越来越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抽出一段时间对自己习惯使用的思维方法来一次系统总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6 11:33:26
《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目录

第一章 思维方法总论. 5

第一节 知识与学习... 5

第二节 知识与思维... 8

第三节 思维方法... 14

第四节 思维方法的种类... 18

第五节 思维的显意识和潜意识... 20

第六节 思维与预测... 23

第二章 形象思维. 27

第一节 形象思维... 27

第二节 形象思维方法... 31

第三节 形象思维的优势... 38

第四节 形象思维的劣势... 45

第五节 形象思维与预测... 53

第三章 概念性思维. 57

第一节 初步认识概念性思维... 57

第二节 概念形成过程... 63

第三节 模拟原始概念的形成过程(一)... 66

第四节 模拟原始概念的形成过程(二)... 75

第五节 模拟原始概念的形成过程(三)... 82

第六节 概念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交叉... 87

第七节 概念性思维的种类... 89

第八节 概念性思维与预测... 93

第四章 抽象思维(一). 99

第一节 抽象思维... 99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方法... 106

第三节 概念符号准确化的规则... 109

第四节 概念内涵准确化的规则... 112

第五节 概念外延准确化的规则... 116

第六节 概念外延划分的技术... 120

第五章 抽象思维(二). 128

第一节 事物间的联系与概念间的关系... 128

第二节 概念间的演绎关系... 135

第三节 概念间的综合关系... 138

第四节 概念间关系的逻辑树... 142

第五节 舍象和具象... 147

第六章 抽象思维(三). 155

第一节 高级抽象思维必须定量化... 155

第二节 概念外延的数量属性... 158

第三节 概念内涵的数量属性... 162

第四节 概念之间的数量属性关系... 169

第五节 概念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属性关系... 172

第六节 概念之间的一般与特殊的数量属性关系... 194

第七节 抽象思维与预测... 201

第七章 科学具象思维(一). 207

第一节 人类思维方法的进化... 207

第二节 抽象思维方法的局限... 209

第三节 整体性思维可能吗?... 223

第四节 科学具象思维方法... 230

第五节 概念的数量属性的度量... 235

第六节 概念之间的数量属性关系的度量... 240

第七节 概念之间的数量关系格局... 244

第八节 科学具象思维与预测... 253

第八章 科学具象思维(二) 257

第一节 人类行为动机的度量与表达... 257

第二节 人类行为动机与公共选择... 268

第三节 人类行为动机与需要交替假说... 274

第四节 人类行为动机与制度变革... 285

第九章 战略思维(一). 295

第一节 从军事战略说起... 295

第二节 战略概念不准确并非无关紧要... 303

第三节 为什么军事领域最早产生战略概念... 308

第四节 战略和战术... 310

第五节 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领域为何会出现战略概念... 312

第六节 系统研究人类思维方法是研究战略的基础... 313

第七节 战略思维方法和战略... 315

第八节 战略思维方法与预测... 321

第九节 战略思维方法的种类... 323

第十节 群体化战略思维和战略思维型组织... 324

第十一节 日常型战略思维方法... 329

第十章 战略思维(二). 334

第一节 规则型战略思维方法... 334

第二节 战略要素... 336

第三节 战略目标... 345

第四节 战略灵敏度... 357

第五节 战略假设... 362

第六节 战略战局... 364

第十一章 战略思维(三). 369

第一节 程序型战略思维方法... 369

第二节 扫描历史和现状... 371

第三节 明确战略要素... 376

第四节 确定战略要素的逻辑树关系... 380

第五节 按时间序列度量和记录各要素的数量属性... 388

第六节 建立格局化的变化规律模型库... 395

第七节 确定战略目标... 412

第八节 形成战略预案... 416

第九节 评估战略预案... 421

第十节 战局管理... 42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