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第一阶段由香港岭南大学、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林平教授主持,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陈智琦教授做了题为“Denying Leniency to Cartel Instigators: Costs and Benefits”的报告,以反垄断政策中卡特尔主谋的非豁免条款(NIICs)为切入点,分析了非豁免条款对卡特尔行为的影响。香港大学周文教授发言题为“Vertical or Horizontal: Endogenous Merger Waves in Vertically Related Industries”,讨论了厂商的并购动机和并购方式关键依赖于纵向和横向外部性的平衡,以及上游竞争和下游竞争的平衡。第二阶段由陈智琦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的Michael R. Powers教授的发言题为“Microinsurance without Underwriting: An Application of Risk-Revealing Contract Design”,他提出了一个销售无须核保的小额健康保险时能够减少逆向选择问题的实践方法。香港岭南大学、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林平教授做了题为“Tort Law Reform and the Incentive for Product Innovation”的报告,认为严格的侵权法将有助于厂商的创新。美国南加州大学的Harrison Cheng教授做了题为“Optimal Auction with an Expanded Secondary Market”的报告,讨论了当存在后续二级市场时,是否允许转售对初始拍卖价格的影响。
6月15日上午,研讨会由香港大学周文教授和河南大学董保民教授主持。美国南加州大学的Harrison Cheng教授做了题为“Optimal Auction with an Expanded Secondary Market”的报告,讨论了当存在后续二级市场时,是否允许转售对初始拍卖价格的影响。董保民教授在发言中证明了在垄断和寡头的情形下,厂商常常利用吸引顾客特价商品定价法表明产品的质量较好,而商品的质量对消费者来说一般是未知的。董保民教授在发言中证明了在垄断和寡头的情形下,厂商常常利用吸引顾客特价商品定价法表明产品的质量较好,而商品的质量对消费者来说一般是未知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山东大学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杨春雷研究员做了题为 “Assortative Matching and Virtue Role Models:Theory,Experiment and Confusian Culture Evidence”的报告,介绍了基于儒家文化的道德系统的协调匹配机制的作用,并以实证方法证明了在人类社会中提倡美德模范的事例是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南京大学李刚博士在题为“Mergers Efficiencies in a Cournot Model with Differentiated Products”的发言中利用有差别化产品的线性模型研究了效率是如何影响事后合并均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