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想象资本市场呢? 许多人相信流动着数以亿万计美元的所谓“国际资本市场”在某些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发展,它是生产性投资的漏斗。果真如此吗?事实远非如此,进行生产性投资中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根本不经过所谓的“资本市场”。 在现实中发生在所谓的“全球资本市场”上的大部分情况都应更多地被视为是对生产体系的冲击,而非是在向新一轮生产提供资金来源。人们经常以为当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时,就发生了某种形式的资本投资,然而通常的情况是,这种资产的收购可能与新的实际投资根本毫无关系,反之,可能会发生与此相反的情况:为了能消除竞争,使资产的购买者获得更大的市场能力,收购行动可能会与减少所获资产的活动有关。在20世纪的最后四分之一时间里,这种‘资本集中化”过程在国际间飞速发展,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但其实在绝大部分清况下,它只是指公司所有权的变更,甚至还可能导致生产性投资的降低,而非承诺为扩大生产提供新的资金来源。再让我们来看看食利者和投机者的情况。食利者的收人源于从未来生产利润中获得的权利金,而投机者通过买卖证券或货币获得收人,他们试图以高于购入价的价格出售他们持有的证券或货币。当我们研究所谓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时,我们发现其大部分活动并非是向生产性活动提供资金,而是有关世界不同地区中的未来生产利润的交易或是有关抵御各种风险的交易活动,而且处于金融流动之中的各种机构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即越来越倾向于食利者和投机者,把他们的利益置于生产性投资的功能性需求之上。
自美国克林顿总统所推行“新自由主义”后,让我们领教了食利者和投机者的利害。对投机的金融资本家而言,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往往追求快速回报,并使资本尽量处于流动状态之中。而资本的使用者寻求建立更长期的资本运行路线,特别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只有在多年之后。这些资金才会产出其全部的价值。他们的资金倾向于导致游资流量的产生,游资甚至对外部环境中极细微的变化都极度敏感,某个国家的兑换率出现一个小的变化或者另一个国家的政府制定的短期利率出现一个小的变化,这些都会导致游资流量产生突如其来的、重大的变动。而真正的生产性资金则往往导致实在的、长期的资金流动,对环境中的重大变化也必须保持稳定。不幸的是我们身处的世界正被投机资金所把持。而游资流量与资金权利金联系在一起,这些资金权利金要么来自证券交易,要么来自期限极短的短期贷款。在经济繁荣时期,生产性资本非常丰富,到处是现金。但在经济箫条时期货币资本家变成了无情而且蛮横的暴君,而生产性资本的使用者则向他们乞求获得贷款,以渡过难关。
自从美帝国政府把钱生钱——资本投机模式即赌场资本主义奉为牟取暴利的法宝后,这个世界就注定要忍受经济危机这个魔鬼。
最后我引用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的那句话做结尾:“食利者当安乐死”。不,还不够。“帝国主义当安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