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名校的一个好处是:知道名校并非真的那么牛! 读硕期间每个人都积累了一些资产,有些是免局部公共品的,有些是花了代价的,但不管怎样,一旦获得便对个人来说有价了,想想和老师建立的关系,认识的一些高年级的朋友,对学校和当地的了解等等,一旦换个学校或城市,这些资产的价值或多或少要发生贬值.可以说,这些资产是具有专用性的.它是跳校的一个成本.不仅跳校的成功实现会使这一贬值成为现实,就是跳校未成功也会带来其贬值.结果,它的一个作用是:不但抑制跳校的行动,还抑制表达这种想法.这种费用也起到了一定的分离作用:跳校的往往在实力上平均强些或者更愿意承受风险.
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何人大为何如此出题.出题不侧重数理和计量并不意味着题必然容易,科斯提出的问题没有用太高深的数理和计量作答,可是谁敢说他的题如"为何存在企业?"容易.即使题简单一些,我们也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筛选.真正的问题也许在于他降低了进入门槛,却没有用公正的标准来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