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22 0
2014-06-18
【财新网】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芬恩•基德兰德(Finn Kydland)表示,经济政策制定应着眼长期,即使是以短期的不景气为代价。美国经济由于其ZF政策制定的不确定性,仍处衰退。

  在6月14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的“清华五道口全球名师大讲堂”上,基德兰德就经济政策的制定对增长的影响阐述了他的观点。


  基德兰德认为,政策制定应该尽量聚焦长期,而非仅着眼当下。他称,在历史上层出现两个国家面临类似局面,但采取不同的措施带来截然不同结果的例子。
  他举例称,1981年时,智利与墨西哥的人均收入起点基本一致,“都同样糟糕”。经济体的关键一环——银行业,流动性严重不足。
  当时的智利ZF采取了着眼长期、更为大胆的做法:评估哪些银行有前景、可以长期生存下去,对之进行接管;另外一部分银行则被放弃。两到三年后,ZF又对接管的银行进行再私有化,并推行了利率自由化。


  “这些举措的最初代价是很大的”,基德兰德指出,智利的人均GDP在头两年下降了20%,但在之后,智利经济起飞了,开始不断增长。


  反观墨西哥,为了预防经济下滑过多,ZF官员对于银行再私有化颇为抵制,一直控制着银行。ZF官员决定谁可以获得信贷,墨西哥ZF、大企业仍是墨西哥ZF的宠儿。结果是,在长达近二十年时间内,墨西哥人均GDP基本停滞不前,和智利的腾飞形成了鲜明对比。


  基德兰德还认为,政策制定在时间上需要具有一致性,即一定程度的前瞻性。


  与主流观点不同,他认为,美国现在仍然处于衰退当中。在他看来,界定衰退主要是看增长率是否偏离长期趋势增长率。“美国现在仍然是远离趋势的,还没有迹象显示, 美国经济在接近过去的增长趋势。”


  针对财新记者关于美国是否正在进入低利率、低增长的“新常态”,陷入“长期停滞”的提问,基德兰德表示,“我承认我对美国经济比较悲观”,但如果ZF能够提高其政策的可信度及前瞻性,这一前景可以避免。


  他认为,此次危机在美国衍生出的一个较大问题是,投资的反弹疲弱(消费及生产力水平事实上并未出现明显下滑)。


  他表示,如果美国ZF能对未来的税收环境(政策)给出更为明确的预期,并明确未来如何对待量化宽松(QE)所产生的银行体系存在美联储的巨量储备金,增速很有可能会恢复到趋势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