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天厚社交投资亚洲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保证这些迁移人口可以在城市中很好的生活同时控制污染是可以做到的吗?对此,新加坡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宜居城市中心主席、前新加坡城建局主管Liu Thai-Ker表示:
如果城镇化不计划好,就会导致环境污染,还会导致交通拥堵,人们将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耽误在路上,而不是在家里或用来娱乐。
在本周二CNBC的能源未来头脑风暴节目中他表示:
最重要的是,这种很多城市加起来的长期累积效应将会给地球带来厄运。
当下,城市化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话题。100年前,只有20%的人类居住在城市。而今,过半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且经济学人智库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70%左右。仅在中国,预计到2020年将有超过1亿人搬进城市生活,而中国计划到2025年实现其约14亿人口70%的城镇化率。
虽然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但其在绿色城市规划上却堪称榜样。在亚洲,从健康、安全、人口和交通角度衡量,普华永道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是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Liu Thai-Ker表示:
对于新加坡,我们做了非常长期的规划。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因此我觉得它容不得我们犯任何差错。我们的规划长达一百年。
但总的来说,他对大多数亚洲城市的前景不是十分乐观:
我认为未来的城市是相当令人担忧的,因为大多数城市官员只看短期效应。
城市就像是一辆汽车。如果你想要拿走其中的一个螺丝,这辆汽车就没法开了。没有人会选择这么做,因为它会立即不能使用。但对城市规划,人们就会这样动手,因为其影响在30年后才会看到。
目前新加坡的人口已经约为540万,预计到2091年将达到550万。而在人口还是300万的时候他的城市规划就已经在筹备之中了。他的计划留下了大量的可用土地。
他说:
如果我没有制定长期的计划,保证很低的人口密度,我认为今天新加坡将遭受严重损失。
而亚洲国家将面临类似的问题,因为它们的人口将继续增加,人口密度继续增大,同时必须保护好农业用地,而且还面临很多新加坡当时没有出现的棘手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土地资源其实很短缺,因为大部分土地是高原地带。高原地带是不能种田的,因此,中国需要更好的保护农业用地。现在中国已经开始进口粮食了。
除了传统规划问题,如住房、交通和能源效率,城市规划也必须考虑一些无形的因素,包括宜居性等。
我过去住在西区大道(曼哈顿)的二楼或三楼,朝阳。每一天,我都可以享受半个小时的日光浴。后来,我搬到了阿斯托里亚,当时我意识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能够看到蓝天,能够接触阳光,对于我的个人精力和心理健康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新加坡的10年任期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人们是否能够看到蓝天,接触到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