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440 0
2014-06-18

多媒体优势很多,但并不能在教学中一味地追求,其实多媒体教学和其它的一切事物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它不利的一面。

  (1)人机对话增多,人人交流减少。在高校中有不少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导致大屏幕演示完全取代了教师的地位。这样就会出现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用大屏幕演示代替板书设计,这样学生和教师交流的机会减少,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主导和主体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传授知识,而这当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无疑是最好的传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赞扬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这一切是计算机难以做到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频频引到大屏幕上,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是一块展示板,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这样就会出现大屏幕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与课本脱离,妨碍师生情感交流等违背互动关系的混乱局面,因此,计算机只能是辅助教学,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地位。

  (2)按部就班,成为新的工具。在教师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双方研讨、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授课方式应当是多元化、分层次进行的,教师的思维方式也应该是多向的、发散的,有较高的随机应变能力,以便能够解决课堂上随时遇到的疑难问题。而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一般形成之后很难在授课过程中随意更改,即便可以修改,也很浪费课堂宝贵时间。课堂上过分依赖课件,既限制了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思维方式,又固化了学生的变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甚至没有时间去考虑“为什么”就放映结束。一节课下来“,死板、无趣”便是这堂课的最后评价,长此以往,必将给教学带来严重的后果。

  (3)过分华丽的多媒体课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是一门艺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师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层次水平、上课的精神状态而调整教学进度和授课方式方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达到惊人的教学效果。但是有的课件可能过于追求外在,制作太华丽的课件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一节课下来,只是观看了一场没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片”,显然运用这种多媒体课件只能降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不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限制创造性的发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应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媒体技术自然也不能例外。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虽然能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并不能充分地利用这个优点。或者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内容过于单调和呆板,或者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杂乱无章的声音图像信息等,这都会严重影响学生听课的效率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失去对听课的兴趣,更谈不上会主动地带着问题去思考,长期下去就会抑制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文章来源于:中国期刊网


论文发表:77619967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