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结婚,不论是聘礼、仪式还是场地选取、对方家境,不同年代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60年代结婚注重见证,70-90年代不用为房子发愁,而2010以来,结婚进入了拼爹时代,成本50年来涨万倍!此外,还有很多当代适婚年轻人泪流满面的比较呢。
1、婚前准备60年代,人们的结婚证印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头像,对于他们来说,“领袖的见证”是重要而且是必要的。那时候的人们,可以凭借结婚证上的商品供应章限量购买烟、酒以及糖果。此外,结婚时还有一些活动,比如开茶话会,分享烟糖瓜子。 70年代至90年代,人们结婚后一般会租住在单位公房或者和父母一起住,不必为房子问题发愁,大钱都用在家用器具上。婚前准备,70年代流行自制家具,9大件套“36条腿”,费用一般400元左右,聘礼则流行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简称“三大件”,费用也在400元左右。80年代,在70年代的基础上,彩电成为必备的聘礼,婚前准备花费涨到1800元左右,这时候,现金彩礼开始出现,一般要500元到 1000元不等。这时候蜜月旅游开始成为年轻人的时尚选择。90年代,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了席梦思和成套的床上用品,婚前费用涨到3000元左右,而聘礼中金饰开始流行,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成为聘礼标配,费用在3000元左右。此时,婚纱照、 迎亲车队开始兴起。 2010年以来,结婚进入拼爹时代,人们结婚要为房子发愁了。婚前准备,单独住房不能少,首付数以万计,而礼金也水涨船高, 起码也得要10001元。此外,婚照、婚纱和蜜月游几乎成为年轻人的必选项。 2、婚礼必备60年代,人们结婚也不看重婚礼的排场,有个简单的仪式便可, 最典型的就是男女双方互赠毛主席语录和书,来宾齐唱《东方红 》。 70年代到90年代,喜宴成为结婚的主打项目。70年代的喜宴比较随意,可在食堂招待亲朋,以10桌为例(下同),费用控制在100 元以内。80年代则流行家宴流水席,费用在600元左右。而90年代家宴流水席依然盛行,但也有升级为星级酒店的,费用涨到了 5000元。 2010年以后,“婚庆一条龙,酒席大操办”成为常态。车队、仪式、主持人全部开销至少要8000元,而宴席流行搬到星级酒店了 ,二三十桌都很正常,花费得要三四万。 3、甜蜜的负担,从几十块到几十万毫无疑问,半个世纪以来,居民的工资涨了不少,可这物价也在猛涨猛涨的。若果以一个普通工薪阶层为例,结婚花费兑现为月工资,那么从60年代至今,当中的差别可谓天翻地覆,九哥都快哭了。60年代,结婚花费几十块,相当于一个月工资。70年代,结婚花费近千块,相当于两年工资。80年代,结婚花费三五千,相当于三四年工资。90年代,结婚花费两三万,相当于四五年工资。2010年以来,假如房子必备,结婚花费至少20多万,工薪阶层不吃不喝,也得要工作七八年才能娶上媳妇!(九个头条网)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