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814 17
2014-06-24
        看郎咸平的节目,他反复提到一点:只有制造业和农业创造财富,服务业和金融业只财富重分配。
        在我们这样一个信用货币化的社会,在现代货币系统中货币就是债务,货币又是财富的代表,财富就变成了债务,这样合理么?那么是否实实在在创造出来,存在的东西才能算是财富呢?
        大家这么看待财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24 11:30:46
  郎先生的说法很古典了。已经是脱离了现代社会的东西。

  对服务业和金融业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很古典的说法来考虑:存在就是合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4 12:09:35
caoheng 发表于 2014-6-24 11:30
  郎先生的说法很古典了。已经是脱离了现代社会的东西。

  对服务业和金融业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很古典 ...
不创造财富,不等于不合理,对吧,这不是一个非左即右的论题。
只是就创造财富而谈,金融和服务占了整个经济的半壁江山,谁也不能否认它的作用和贡献。
从功能上看,它并不直接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只是为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提供条件。
这引起无奈的反思,我创造了很多的条件(货币),但并没有相应的创造出实实在在的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4 13:02:44
生产条件与生产者是同一的,劳动的条件与劳动者的劳动也是同一的。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在劳动过程中,劳动条件和劳动者的劳动这二者之间,各自所具有性质及其量纲单位不同、各自所承担职能及其责任不同、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及其贡献不同、以及各自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满足需求的层次不同,最终各自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中转化为交换价值的相对比例不同及其在生产价格上所表现的财产收入不同。

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马克思所述的“在二者之间,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除了二者之间的相互摩擦、相互谩骂、相互对立和相互斗争、零和的、对抗性关系之外,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相互替代的。或则说,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一种相互协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互利共赢的关系。

今天劳动者的劳动,也许明天就蜕化为劳动的条件,也就是说,今天劳动的条件或许明天就替代了劳动者的劳动。

马克思曾说:“劳动过程,就它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来说,显示出两个特殊现象。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资本家进行监视,使劳动正常进行,使生产资料用得合乎目的,即原料不浪费,劳动工具受到爱惜,也就是使劳动工具的损坏只限于劳动使用上必要的程度。其次,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资本家例如支付劳动力一天的价值。于是,在这一天内,劳动力就象出租一天的任何其他商品(例如一匹马)一样,归资本家使用。商品由它的买者使用;劳动力的所有者提供他的劳动,实际上只是提供他已卖出的使用价值。从他进入资本家的工场时起,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就属于资本家了。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就把劳动本身当作活的酵母,并入同样属于他的各种形成产品的死的要素。从资本家的观点看来,劳动过程只是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商品,而他只有把生产资料加到劳动力上才能消费劳动力。劳动过程是资本家购买的各种物之间的过程,是归他所有的各种物之间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的产品归他所有,正象他的酒窖内处于发酵过程的产品归他所有一样。”

马克思的这番话看起来似乎正确,其实并不正确。如果从资本角度看,情况也许是如此,但若从劳动角度看,情况并不一定如此。劳动者的劳动,实质上就是“劳动的资本”,而资本的管理(注:包括资本提供的“劳动的条件”),则是“资本的劳动”。这二者之间都拥有各自最充分的权利,以制衡对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融合的,“你只有我,我只有你”。资本将劳动条件(注:包括生产资料等机器体系的使用和实际占有等等)使用与占有交付给劳动者一方,同理,劳动者一方将己方劳动交付给资方使用和占有(注:包括对劳动者的劳动进行调配和整合),由此彼此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和相互融合,形成一个互利共赢的经济实体即企业。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对资方所提供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职位、劳动福利、劳动环境、劳动培训、劳动强度、劳动保障和劳动健康等等)的择业要求,其严苛程度远比资方对劳动者自身素质的就业要求要大得多。例如: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择业标准,要比农民工这类劳动者的择业标准及其权利诉求要高许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4 14:23:17
只有制造业和农业创造财富,这话肯定有问题或者说不正确,比如第三产业的文化体育产业,可能不直接产生实体物质,但会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不能说精神财富就不是财富吧,而且它反过来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比如日本的动漫文化及其所带动的衍生产品,(岛国的爱情动作片也可以来举例,如著名的X老师主演的).还有就是现在的行业划分有时也不是很明显,还比如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就不能简单的说是制造业还是第三产业了吧,如果讨论还要进行更细化的划分才可以.我的疑问是楼主说郎咸平说的这句话,不过,我好象没印象他这么说过,如果说过也是有前提条件(有语境的情况下)的吧?否则这句话太容易被驳倒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4 19:05:41
lsder 发表于 2014-6-24 14:23
只有制造业和农业创造财富,这话肯定有问题或者说不正确,比如第三产业的文化体育产业,可能不直接产生实体物质 ...
看财经郎眼 听他郑重其事地提出过几次,近期有一次是谈楼市的,前缀记得好像是“据统计”,还记得有一次是谈美国经济复苏的,他提出美国复苏很大程度是制造业回流的功劳。
至于什么是“财富”,他没有说明,但肯定不会包含所谓的精神财富这些宽泛模糊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