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014 0
2014-06-25

股票投资圈出现了一名新的成员——各国央行。根据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的一项新研究,各国央行正在进入股市,以使投资领域多元化。

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计算得出结论称,截至2013年底,全球股票市场市值为64万亿美元。

尽管各国央行,包括中国央行(PBOC)旗下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内,迄今投资额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却足以影响股价。OMFIF在报告中称,157家央行共持有13.2万亿美元资产。

传统上,这些央行主要投资于安全性很高的短期债券——多数为国债,而对于风险较高的资产则非常谨慎,甚至对较长期债券也并不放心。此外,包括美联储(FED)在内的一些央行,不可投资于股票。

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自从1998年以来,央行手中的外汇储备增加逾六倍,达到11.7万亿美元。该增速远高于全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此外,债券收益率最近几年也处于较低水准,所以诸多因素促使央行考虑分散投资,涉足股票等其它资产。

全球五大央行中,有三家已经如此做了。日本央行(BOJ)将股票相关资产持有量从2009年的1.1万亿日元提高到了4.6万亿。瑞士央行(SNB)的资产以及其中的股票配比也是激增。

引人关注的是,OMFIF推测中国外管局目前已是股票持有数量最多的ZF机构。更具体而言,该机构持有的股票比美国加州公职人员退休基金(Calpers)还多。截至3月底,Calpers共持有1,560亿美元上市股票。

假如加在一起,各国央行拥有的股票可能很快就会达到5,000亿美元。尽管这还不到全球股票市场市值的1%,但作为一个整体,完全可以排在全球25家最大资产管理人之列。

此外,央行可能也是“不按常规出牌”的投资者。

对于央行而言,货币政策和购买债券可以对市场施加间接影响,而购买股票则可以直接影响股市,可能加剧股价涨势。

另一方面,央行可能长期持有股票,甚至在股市下滑时出手买进以稳定市场,尤其是假如他们主要投资于国内股票市场的话,比如日本央行(BOJ)。较长期来看,甚至还存在央行购买股票是否在货币政策中扮演某种角色的疑虑。

无论如何,投资者在市场上又多了一个“新对手”,也有了“新烦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