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在两年中首次下滑,无疑让人们担心中国楼市的繁荣局面恐将终结,但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对于中国楼市会像美国次贷危机后立刻出现楼市崩盘的恐慌可能有些过度。中国楼市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
中国楼市今年一直处于放缓状态,这也被称为是威胁中国经济体质的主要风险之一。但鉴于高首付、家庭负债低以及一些ZF的支持措施,一些专家预计,中国楼市的疲软只是短期现象,随着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持稳,楼市料将复苏。
上周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5月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同比涨幅5.6%,后者为13个月来的最小涨幅。数据并显示,其中35个城市房价环比下降。
英国投资咨询公司Trusted Sources经济学家庄波表示:“如果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中国唯一没有被毁的就是楼市资产负债表。它是目前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这一观点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认同。
IMF在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文件显示,在11个亚洲国家中,中国的家庭负债水平为第四低,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家庭负债水平最高,占GDP逾90%。
首套房30%和二套房60%-70%的首付比例以及要求贷款人在房屋抵押给银行、而出售后的价格依然不足以还贷后需要继续还贷的法律,都让银行将抵押贷款视为一种安全资产。这也意味着,关于楼市大幅降价导致银行被坏账拖垮、从而撼动中国金融业的担忧或许言过其实了。
再者,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存准率,也会无意中为房地产业释放出一些资金。
阳光100置业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表示:“资金本身是流水。最后或多或少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房地产行业。”阳光100置业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型房地产开发商。

但中国楼市并非没有风险。
尽管今年涨幅温和,但房价仍徘徊在记录高点附近,负担能力接近历史低位。楼盘建设项目今年也大幅缩水,这会影响就业以及开支状况。有数据显示,浙江省温州市受这波楼市低潮打压最为严重,该市5月份的价同比下滑4%。
对于中国楼市供应过剩的程度,专家各持己见,但一致认为,房地产投资放缓将会拖累经济。楼市大幅降价将摧毁家庭财富,削弱消费信心和开支。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陆挺表示,最大的问题在于资源分布不均。中国13亿人口中仅有三分之一居住在城市中,而很多在小城镇兴建的楼盘都处于空置状态。
陆挺指出,因此小型开放商有可能出现集体破产,但这并不会造成“大的崩盘”。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涨幅仍高于房价涨幅,去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2%和10%左右,高于或持平于房价10%的涨幅。
咨询公司GaveKal Dragonomics经济学家Rosealea Yao说道:“这是一种周期性的调整,我们看不出有即刻崩盘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