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各战略家,均以「孙子兵法」奉为作战之圭臬。因为「孙子兵法」讲究形势,在两军未交战之前,已先算。已获胜、是由于得到的算筹较好,还没有出兵交战之前就在庙堂计算时先已失败、是由于得到的算筹较少,得到算筹多的胜过算筹少的。更何况那没有得到算筹的呢!凭这些去看、胜负就能预见到了。
目前现今社会、无论就学、就业、人际关系、领导统御方面,「孙子兵法」在胜利判断方面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所以说:了解对手也了解自己,百战不败;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孙子兵法」对于「形势」的看法,亦有精辟之处,「等待」在于实地战场及无形人生规划有其重要之处,「孙子兵法」强调「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先造成自己不可战胜,然后等待敌人可以被战胜,善于防守的人,好比藏在深不可测的地底;善于进攻的人,好比行在高不可及的天空,所以能保存自己的力量,同时完整地夺取胜利。
「孙子兵法」对于「实虚」的运用巧妙,它运用「避实撃虚」、称作「形兵」。这种「形兵」的「形」是一种人为造成的「形」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所以作者也称之为「无形」。它与运动战有密切关系。「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说明了先到后至的差别,安逸与疲荣的结果,凡事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凡事跑在前头,总能先了解全局,对于「形」能作有利的判断。
总之人生路途有「孙子兵法」作为军师,无论各方面都是「诸葛孔明」,必能「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