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699 0
2014-07-01

1.加强信息素质培养。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主要包括学校教育与自我培养两大途径,主要采用学校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辅的方式。要加强信息素质的培养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是信息基础知识教育,增设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传授学生信息技术的实用技巧,开放大型的学术和知识信息库,正确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改革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要改革由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的课题先摆出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知识的查找与搜集,这将对学生信息素质有实际的提升,同时锻炼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不管是体育教师还是体育院校的学生都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接触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思想,对于教师来说,达到教学目的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学生来说,不管以后是否从事体育相关方面的工作,都熟悉了基本的信息化条件下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和教学模式,在学生完成学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具备了较高的竞争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了在体育领域推动改革和创新的可能。再次是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和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氛围。

  2.大力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体育院校的师资力量主要由传统的体育理论教师、体育技能教师和相关后勤保障队伍组成。在信息化设备背景下,引进新型信息技术人才成为必然趋势,这并非是要新型的信息化人才取代传统的体育教师,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人才传播、教导信息技术的知识,带动整个体育院校教师队伍的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人才将从战略层面和执行层面来实现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根据社会的需求,从战略角度确定信息化背景下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改组教学方法,改革学校的管理体制,为实现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与制度上的充分支持。

  3.结合体育院校的特征积极应用相关信息技术。体育院校的专业知识教学需要在户外或大型的场馆内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知识需要结合相关的项目进行实践说明。体育教育不仅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社会学、医学健康、体育保健知识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为了让学生高效接收知识,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吸纳最多的知识,要求信息的精简与内涵的丰富。体育训练的时间占用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学校为学生准备的知识内容,以及要求学生查找的目标信息都应经过严格的筛选达到精简有效的程度。结合体育院校的特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相比其他院校要求相对较高。要求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能覆盖所有的教学场地,信息传播的终端更加强大,辐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大小的教室,传统的教室大小最多100平方米左右,而体育教学场地,如一个综合型的体育场可能达到数万平方米,仅仅是信息传播设备便需要重点投入。对于不同的球类教学,球馆的设施要具备信息化的条件,大型的屏幕显示器、配套的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均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管理和实施的方法。

  体育专业院校的学生目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缺乏、专业局限性较大等方面。加强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会很大程度上改善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范围狭窄的局面。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具备人文素质的人才将自主积极寻求发展机会、主动发挥多元化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体育专业的发展,也将服务与体育相关的事业部门,如体育健身行业、体育运动用品行业、体育经济等相关服务部门。我们将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高素养的体育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为民族体育事业的振兴和中国体育文化名扬海内外而不懈努力。


投稿邮箱:tougao@qikan58.com
咨询QQ:776199675
热线电话:1891231319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