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报道,7月1日起,北京、广东、武汉、宜宾、曲靖、上海等地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放宽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方法。而就在过去的半年里,山东、广西、安徽、广东、天津等十余个省份也修改了相关规定,在不同程度上放宽公积金提取标准。对此,某大型保险集团专业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地方ZF在向房地产市场注入流动性。
新政剑指盘活公积金,但醉翁之意却不在酒。二季度以来,各地纷纷改变了公积金“吃紧”的说法,转为唤醒“沉睡”资金。比如,北京简化了提取手续,租房提取公积金也将由一年提取一次缩短为3个月提取一次;广东中山允许外来工离职后提取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武汉放宽低收入者公积金提取,允许月收入低于1900元者可直接提取……大部分新政力度惊人。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进入2014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额的下跌速率已经超过了商品房销售面积下跌速度,暗示价格深度调整的步伐已经明显加快,并将会成为主角。更令地方ZF担心的是,与以往不同,今年以来出现的房价调整势头,并不是在政策面进行大力调控的背景下实现的,更多的则是市场在自发调节。
此外,2014年下半年将有大量的地方债到期,到期就得还,很多地方ZF就是靠卖地才能还这笔钱。但如果房价降了地价也会跟着降,因此地方ZF不会让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于是,地方ZF慌了,甚至不惜释放首套房贷定向宽松以及限购松绑等信号,但依然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楼市整体回暖产生实质效应。而作为调节的手段,这一次,只不过是轮到了公积金。
根据审计署最近公报显示,2014年和2015年到期地方债达4.2万亿,其中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2.4万亿和1.8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