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378 1
2014-07-08

    对欧洲联合的质疑从来就没有停息。1991年冷战结束,就有人宣称欧盟该解甲归田。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新经济和全球化如火如荼,在新潮人物看来,欧洲还固守区域主义,真是食古不化。1998年,施罗德当上了德国总理,科尔退出政治舞台,有人怀疑,像施罗德这样在二战之后才出生的年轻一代,跟老一代相比(科尔的兄弟死于二战),对欧洲的黑暗历史一点都没有记忆,他们还会对欧洲的联合一往情深吗?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更是让欧洲的怀疑者欢喜雀跃,看起来,欧洲快要解体了。


   

    这些质疑并非没有道理,但每一次关于欧洲解体的预言都落空了。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中国的奇迹是无法解释的:中国就像一个从来不听讲、从来不做家庭作业的孩子,考试的时候却总是考第一。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欧洲的赓续也是无法理解的:欧洲就像一个运气很背、但性格倔强的孩子,每次考试都考得很糟糕,总是徘徊在及格线上,但这么跌跌撞撞地一路走下来,居然没有留级、没有退学。公允地讲,欧洲也是个奇迹。


   

    远的不说,单讲欧元。欧元从诞生之时就是个怪胎。欧元的倡议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当时的欧洲委员会主席德洛尔提出来的。恰好,有个古怪的加拿大经济学家蒙代尔曾经思考过一个异想天开的问题: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一种货币的最优区域应该有多大?很多经济学家在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欧洲是否应该采用同一种货币。不用说也能猜得出来,大部分经济学家说不行,少数经济学家说能行。那些说能行的经济学家,并不是因为他们相信欧洲符合“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们的理由是,即使条件不成熟,但货币统一之后欧洲的经济融合会加快,最终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这好比是说,孩子们本来达不到“三好学生”的标准,老师为了鼓励他们,每个人都给发小奖状,得了奖状之后,或许他们就有自信心,马上努力学习,最后就真成了三好生。



       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欧盟成立了,欧元的诞生亦在计划之中。各国ZF一致同意,最迟于1999118在欧洲共同体内部发行统一货币。第一批欧元区国家应该包括哪些呢?在德国看来,应该主要是德国和德国的小伙伴们,最多再加上一个法国。但南欧国家却不干,大家都在聚义堂上,兄弟一场,凭什么不让我们参加。结果,第一批公布的成员国名单就有11个,后来臭名昭著的PIIGS五国进来了四个: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2001年,希腊也补票上车了。



   

    原本以为加入欧元区需要一场选拔赛,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通过残酷的淘汰,才能进入欧元俱乐部。结果,欧元区不过是个健身房,你可以先入会,再考虑锻炼还是不锻炼。淘汰机制?哪一条写着呢,我们怎么没看到。


              199911,欧元开始发行,先是在金融交易中使用,2002年欧元的纸币和硬币正式流通。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创举。奇怪的是,欧元诞生的时候场面非常冷清,无人喝彩。没有人到场祝贺,没有激动的眼泪、温柔的拥抱、热情的亲吻。欧元好像一个无人认领的孤儿。从1992年到2002年,十年过去了,欧洲的政客们一茬换了一茬。当年对欧元鼎力支持的是德国总理科尔、法国总统密特朗、意大利总理安德雷奥蒂和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他们都是铁杆的欧洲联合派。到21世纪初,欧洲的领导人是德国总理施罗德、法国总统希拉克、法国总理若斯潘和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他们对欧元都没有浓厚的兴趣。对他们而言,欧元就像是前妻带来的孩子,不欢迎吧,说不过去,但那种发自内心的爱,又实在是装不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9 09:20:46
學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