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365 13
2014-07-08

题记:最近一直思考马经中关于银行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解释。恰逢银行捆绑销售保险产品一题,现将本人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贴在这里,可能观点有点偏激,倾向其解释合理性。希望引发大家思考、论辩,从马经的银行本质去解答这种社会现象。


辨析银行信贷捆绑销售保险产品的合理性

lee_zhonghua

        近来舆论矛头指向银行信贷(主要指房贷)捆绑销售保险产品,给刚需客户带来双重经济负担。舆论意思是商家可以利用自己在某种商品上的垄断,捆绑销售其他商品,消费者必须购买被捆绑商品才能买到捆绑商品,商家从而挣更多的钱。听起来捆绑销售是万恶不赦,无法原谅,实则如何?下面试着简单辨析信贷捆绑销售保险的合理性。



       捆绑销售并不是意识感觉上的强买强卖。假如厂商在一种商品上达到垄断(没有真正的市场垄断,只有市场份额的优势),他可以定一个价格达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赚取最大利润一次而已,并不能给他带来在其他商品上的垄断。如果市场可以那么简单,电瓶车可以捆绑上发烧音响,卖车同时卖音响攫取利润;郭敬明的书可以一张纸一个字,卖书同时卖点纸赚钱。信贷产品捆绑保险是供需耦合,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自发结果,并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



      银行在捆绑销售时往往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种定价行为背后的逻辑。贷款捆绑保险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解释:



1、价格管制。捆绑销售的保险产品多是量身定做的能有效预防还款人意外带来偿还风险的产品。提供贷款的银行并非处于垄断地位,在国家的价格管制(最高的折扣优惠)条件下,银行业加剧竞争,为提高竞争优势,在价格管制条件下通过捆绑销售给贷款客户提供更强有力的资信保障,降低潜在的还款风险。 如果客户对此有疑义,完全可以到市场的其他银行转转再做决定,并不受损害。   


2、刚性需求。假设存在所谓的刚性需求,其特点是贷款具有极大的必然性,贷款人资信各方面比较紧张,绝大部分没有购买保险的意识,如果发生意外,坏账风险急剧上升,可以说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保险的特点正是用少量资金撬动更大的意外收益,防止意外发生后无法偿还余款。供需耦合。作为贷款人当然会存在债务在身尽量节省开支的短视行为,乐观于开源节流的传统习惯,忽视资产保全经营、意外因素发生等可能性,较少考虑长久还款途中隐藏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以任何人的一直为转移的。   


信贷产品捆绑销售保险产品并不能撬动银行在保险产品上的垄断,只会促进保险产品市场的积极竞争,从而提高贷款人的贷款资信和贷款质量。


3、价格歧视。购买保险产品可以区分不同的客户群体,为客户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还款条件好的推荐高收益产品,条件一般地推荐高保障产品,银行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比“一视同仁”更高的经济效益,还为自己的应收账款提高了保障系数。航空公司设立头等舱、经济舱一样,不同的价格带来总收益最大化。


4、降低成本。贷款者在贷款同时为自己增加一份现成可用的保险产品,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整个家庭的担当,这个道理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付诸行动。贷款客户或许之前没有这种意识,经过亲身经历业务流程办理,保险意识、风险意识应该被银行工作人员唤醒。更让客户意识到与其自己到处打探、询问、比较各家保险公司产品,不如节省时间在办理银行直接量力而买。这种捆绑销售降低了客户市场觅价成本,同时降低了银行讨价还价的觅价成本。


5、无不捆绑。市场上的商品没有哪一个不是捆绑销售的。汽车的反光镜、刮擦,都作为汽车一体进行销售;报纸上的广告你没法剔除不买。商家为了自己的整体利益,特别是从长远看降低风险从而进行捆绑销售具有很深的市场逻辑。银行信贷捆绑销售保险只不过是市场中供方一枚比较灼眼的符号而已。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这种捆绑销售并不存在现实的受害者:客户会因祸得福;银行能捆绑保价。价格管制条件下对市场主体进行主观经营干预,为并不存在的受害者寻求保护,这种舆论缺少价格理论常识,误导大众。作为银行应该为客户私人定制、量身打造合适的保险品种,并解释清楚保险的功用。


      总之,信贷捆绑销售保险可以说是我国银行业合理利用保险提高自我资产保全的一种市场进步,缺乏保险意识的中国市场经济应该为这种捆绑销售点赞,而不是简单地因为看到垄断、强制等敏感词就轻率地进行抨击、干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8 21:45:27
楼主真是人才啊.按你的逻辑贷款的人十有八九都得跳楼自杀啊;购买汽车,汽车轮子也算捆绑销售啊.觉得你这文章跟茅于轼老先生"因为钓鱼岛不产生GDP所有放弃就放弃了"的观点有一拼,不反对你掉书袋,但是别给人一种念书都念痴了的感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8 21:47:47
小鹏展翅大傻逼 发表于 2014-7-8 21:45
楼主真是人才啊.按你的逻辑贷款的人十有八九都得跳楼自杀啊;购买汽车,汽车轮子也算捆绑销售啊.觉得你这文章 ...
你觉得怎样解释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8 21:51:33
其实这跟客运公司卖的一元保险是一样,公司和保险是赢家。一旦风险发生,保险够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8 22:01:43
吴都不过江 发表于 2014-7-8 21:51
其实这跟客运公司卖的一元保险是一样,公司和保险是赢家。一旦风险发生,保险够用吗?
当然一元保险即使完全理赔,也不一定能让继承者们够用。
问题的关键是保险也会衡量收益与成本。一位乘客购买车票,旅途当中发生意外会给运输公司带来损失,运输公司有内在动力给每位乘客搭售保险,以降低理赔总额。保险价格是个策略问题:太高的话,乘客直觉会比较保险价格与车票价格的比例,引发异议;太低保额太少,得不偿失。因此,车票不止1元保险一种。
所以,保险销售,公司保险不是唯一的赢家。要看客户对保险价格的敏感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8 22:35:47
楼主的文章看完了。楼主分析的很对。顶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