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Xan Rice 报道
就在几个月前,铜看起来还最不受投资者的青睐。今年1季度,铜价大幅下跌10%至每吨6430美元,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铜是最著名的贱金属,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电子行业。
此轮下跌是中国事件引发的——中国铜消费量占到全球的40%以上。中国国内首例债券违约不仅令人担心中国经济状况,而且还让人们担忧,用铜作抵押的融资协议可能遭到解除。由于今年铜产量料将大幅飙升,铜价似乎还有进一步的下行空间。金属研究公司——汤森路透黄金矿业服务公司(Thomson Reuters GFMS)在今年4月发表的年度行业调查报告中表示,今年铜价可能试探每吨6000美元的关口。高盛(Goldman Sachs)预计年底铜价在每吨6200美元上下。
这种预测似乎与当前铜价相距甚远。6月,由于中国青岛港金属欺诈风波引发市场焦虑,铜价出现波动,但从3月算起,铜价已经反弹了8%。昨日下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报每吨7140美元,今年以来仅下跌了3%。
铜价反弹有多层因素。首先,投资者对大宗商品的情绪总体上发生变化,这也拉动从钯到镍和铝等其他金属价格上涨。中国经济数据好转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国工业产值保持增长。
大宗商品咨询公司CRU的分析师马修•旺纳科特(MatthewWonnacott)表示:“4月前后,许多基金看空中国。现在,认为今年中国形势不会太糟糕的观点利好铜价。”
供需预期的转变也有利于铜价。麦格理(Macquarie)贱金属分析师薇薇恩•劳埃德(Vivienne Lloyd)表示,尽管一季度中国需求疲弱,但自那以后已有所上升,同比增长率看来有望达到5.5%左右。美国和欧盟的铜需求也保持稳健。
尽管铜矿产量在增长,而且智利的两个新精炼厂也在今年6月开始运营,但精炼铜的供应状况仍令人失望。
上半年中国一些精炼厂或是出了问题,或是因为维护而关闭,这限制了精铜产量。此外,全球最大金属交易商之一的一位分析师表示,一些精炼厂故意在铜价低于每吨7000美元的时候减产。
这位交易员表示:“这些家伙们在铜价上涨时能赚更多的钱,因此他们不急着生产。你尽可以大量开采铜矿,但你仍得依赖(中国的)这些家伙们将铜转化为精炼产品。”
因此,铜业分析师不得不调整各自的预测模型。CRU本来预计2014年精炼铜过剩10万吨,但它现在认为铜市场将达到供需平衡,而且,如果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State Reserves Bureau)像其定期做的那样,“从市场中吸纳一大块供应”来充实储备,那么就会出现供小于求。
旺纳科特表示:“供大于求的观点不如年初那么有说服力。”
铜价的另一个支撑来自印尼为刺激当地制造业而出台的新规。印尼ZF在今年1月颁布矿石出口禁令,主要受影响的是镍和铝土矿的生产商。但铜矿商也受到出口关税提高的影响。这点意义重大,因为印尼生产大量的含杂质很少的“干净”铜精矿,中国对其产品有很大的需求。按照新规,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公司(Freeport-McMoRan)和纽蒙特矿业(Newmont)都没有出口铜精矿。自由港旗下的格拉斯伯格(Grasberg)矿场是全球最大铜矿之一,而纽蒙特则拥有Batu Hijau铜矿。
仍有可能在出口关税上做出让步,但总统大选使得印尼ZF不再优先考虑该问题。因此,纽蒙特关闭了其矿山,并向国际仲裁机构起诉印尼ZF。
天达资产管理公司(InvestecAsset Management)的基金经理乔治•切维利(George Cheveley)表示:“印尼与(铜)价格上涨有很大的关系。印尼何时放开出口仍然不确定。近几天的报道说一项和解方案即将敲定,但我们以前也听过这种说法。”
消息面也并非全都有利于铜价多头。随着铜价上涨,以及精炼厂较少有关闭计划,今年晚些时候中国精炼厂的产量有望上升。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分析师史蒂芬•布里格斯(Stephen Briggs)表示,没有足够理由认为铜价将持续上涨并突破每吨7000美元大关。
麦格理的分析师们对此表示同意,他们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今年下半年“我们预计铜价将会下行”。
译者/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