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篇•三】仓储业技术应用与仓储设施规划
主讲人:姜超峰
    谈一下仓储业的技术应用。
    我这里就分析两大类,一大类技术就是管理的技术。管理技术里面,包括我们的精益管理,看板管理,巡回取货,系统分析、战略管理,全面预算,平衡记分卡,供应量管理。我们要向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业务的层面来要效益,深入的挖掘这些还没有优化的部分.
    第二大类是物流技术,物流技术包括仓储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技术,集装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可以在仓储业得到应用。今年年初我有幸参与了一些评审,24家企业,去年全部盈利,有的收入利润率能达到40%,所以这可以看出,装卸搬运的制造商进入中国,下一步装卸搬运的设备将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作业技术的现状是什么样?人工搬运、手工操作为主,机械化自动化集中在高利润行业,包装质量差,易破损。我拍到过这样的场景,半夜一点去看一个快递公司的货物到达,可以看到,这个车装的满满的,全是塞进去的,卸这样一个车至少需要4个小时,装这样一个车也需要4个小时。它的问题在什么地方?问题是我们托盘的作业没有进去,因为托盘一进去之后就要影响装载空间,所以为了增加装载空间,不惜用人力来解决。第二种就是我们的生产资料的仓库,仍然是货摆在地面上,还有一种作业的程序,从船上卸钢材到岸上,这算是比较好的,比较先进的,但是仍然跟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刚才那个企业的情况。我们再来对比国外的分拣线,分拣线几乎看不到多少人,这样一个机械化的作业,这还不是最现代化的,我们的快件在仓库里平均时间4个小时,差距就比较大。
    第三个仓储业的信息化。大家做业务的,都有深切的感受,数字化的仓储是将来要实现的,因为仓储业务的数据多,交接多,责任大,最需要数据处理系统。信息生成、采集、传输也需要一套设备。智能仓库,在选址,线路优化、方案优化等方面都有空间。另外是大数据处理,我在管仓储的时候,我一直说仓储企业是信息的集中地,所有的信息都在我们这集中,每天到货的数量,每天到货的厂家,谁发的货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一清二楚,如果我们把这个大数据处理起来,我们实际上是战无不胜的,但是可惜的是我们没有用这些大数据,没有把这些大数据变成统一指标来应用。将来仓储业如果能联网,我们对行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状况,潜在的需求的探索,都可以在我们这产生,我们可以产生一支专业的队伍干这个事情。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电子商务对仓储业的冲击,传统仓储跟不上电商的速度,我们的入库验收等缺少装备和手段,库房面积和构造不适应电商的要求,设施设备的改造升级面临资金不足,我们对小批量,多品种,快周转的新模式不太适应。
   第四个,简单介绍一下仓储设施的规划。大家很可能有时候对仓储业的建设,一些标准问题把握不准,建了一些败笔的仓库,我想提醒一下。一个是仓储设施在选址、面积、投资、布局、功能、规模的原则和参数。建空、铁、水、公物流枢纽,高速公路出口之后5公里之外有可能形成很多建筑这样就造成人货混杂,出不去了。递次展开转运、仓储、加工、市场、会展、楼宇。另外大型的仓储应该铁路规划先行,减少公铁平交。在库房建设方面,我这开一个清单,如果建库房,按照这个清单一项一项规划。我们的库房是储存设施,有不同的库型,建筑结构和功能,库房的高度,装卸平台样式,货车停靠区,货架的高度,叉车、分拣,传送,包装,冷链,装卸,还有库房的立柱,悬挂物的高度,地面平整度和耐磨度,装卸设备存放区,维修保养,消防,排水能力,屋顶的牢固程度,暖气或者制冷,装卸设备的配置,托盘存放区,人员通道等,一系列东西,我们要设计一栋仓库要从这些方面,几十个方面去考虑,这个考虑得结果不是建筑设计院替你考虑的,是我们自己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