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还有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
【 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逐步缩小差距、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的名言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和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下决心分好蛋糕的历史过程。
就分配而言,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无论幻想把按劳分配强加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因袭只能富资穷劳、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都不仅在理论上有悖于马克思主义,而且极易导致坚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政治形式”成为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所说的“一个骗局”。
有的人总以为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有的人总想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也貌似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实则有悖于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精神。】——摘自盼铁成钢《坚定理论自信,珍惜十五大提出的新的收益分配论的理论成果,努力搞好党的分配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阐释!——纪念建党九十三周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不少人从全会决定中解读出一个又一个的“亮点”。 其实,决定中还有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亮点”—— 一直以来都有的“坚持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坚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提法,在决定中已经没再提了。至于为啥不再援用这种提法,至今未见权威解读,更无人将其作为“亮点”来解读。
个人以为:如果全会是从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到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根本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不再提“要坚持实行按劳分配” 或“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那么,这倒真的不失为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非常有必要做出深入解读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