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6822 15
2014-07-16
中央研究院副院长(2010.1-)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2005.7-)

  王泛森,史语所研究员[1]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7-)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2003.10 -2009.10)
台湾“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03.01-2004.6)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5.8-1993.5),副研究员(1993.5-1998.10),研究员(1998.10-2005.9),特聘研究员(2005.9.8-)
 1. 学习有所取舍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
  2. 形成你的知识树
  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来作演讲,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么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要的五、六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你不可能只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
  3. 掌握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文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有另外一个语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 等,一定要有一个语文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籍.......
  4. 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你这棵知识树有帮助,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交会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思想跟学术背景,比如说,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
  5. 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请案,就有一万四千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么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划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来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案子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附件列表

王汎森院士:怎样写一篇优秀论文.doc

大小:46.5 KB

只需: 2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王汎森院士:怎样写一篇优秀论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16 12:50:32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6 14:05:36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6 14:26:10
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科学的引导,大学阶段的学生(18-25岁)正处于思想活跃,开放活泼的高峰期,教学相长,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责任感。
由于不停地扩大高校规模,师生比例失衡,除了全日制研究生,还有大量在职研究生。
生源的增加,固然提高了学校的收入,但导师花在自己学生的指导时间也越来越少,相应的,质量有下滑趋势。
有心的研究生,尤其是教育学专业的,应该就此课题展开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6 15:45:00
大凡學有所成者,定有特別之才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6 17:04:27
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