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华尔街评论 中国政府希望今年实现大约7.5%的经济增长,假如经济减速太厉害,将会干扰国家主席习近平实施的经济结构改革,例如推动国有企业向社会资本开放。但决策者会发现,要想戒除举债投资的“瘾”,真的很难。
彭博根据过去两天的政府公告而汇编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已达206.3%,高于第一季度的202.1%。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作为贷款资金的典型去向,6月的固定资产投资自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加速增长。
中国央行(PBOC)最近数月放松了对银行信贷的限制,并不再提及去年11月份的一个预测,即中国可能在逐步消除累积的债务。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首席大中华经济学家高路易表示:“人们有理由继续追问,这一切将如何收场,显然他们已经作出决定,经济增长很重要,而我们也注意到,如果不增加信贷,他们将无法实现增长目标。”
根据中国政府网站周三晚间发布的公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将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必须保证完成。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7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5%,三个季度以来首次加速。此前中国政府加大投入并释放贷款,以抵消楼市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
数据并显示,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17.3%,高于前五个月17.2%的增速。
中国央行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社会融资规模高于分析师预期,并创2009年信贷盛宴以来的最高单月数据。
自2008年以来,每个季度的全社会信贷扩张速度均超过名义GDP增速。6月信贷同比增长16.6%,而第二季度未经通胀调整的GDP增速为8.5%。债务占GDP比率(不包括中央政府债务和股票发行)2011年底为166.6%。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中国经济学家姚炜表示:“如果中国人想要避开痛苦的回调,他们不得不继续拉动这些杠杆,债务一直增长很快,可能会有很多违约,假如经济增速也放缓的话,会有系统性风险。他们不想冒这个风险,这其实是害怕未知因素。”
姚炜声称,楼市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之一。
中央政府已经放松了一些政策,包括定向降准、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地方政府开始放松房地产限购政策,以支持房地产行业。
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避免坠落: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一书的作者Michael Pettis表示:“只要允许债务相应增长,中国政府想要多高的经济增长率都可以,政治上来看,中国尚未准备好应对如此慢的增长,所以我们继续看到信贷扩张非常快。”
中国央行在去年11月份的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表示:“在近几年较大幅度加杠杆后,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但在之后的几份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删掉了这句话。
并非所有人认为刺激政策会加大金融风险。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驻香港的大中华经济研究主管陆廷在周三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中国更加依赖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当局,而央行正在提供一些资金,表明对金融体系的副作用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