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2014-11-16 15:36:59
謝謝樓主的無私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6 15:37:48
謝謝樓主的無私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6 15:43:47
实验经济学给那些数学基础不好的人钻了空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6 17:19:56
我是两个经济学分支的外行,楼主的3篇和李教授的若干日志,都已拜读。仅从外行提出几个观点,供参考。 1、学术发展应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大家都是为了解释社会现象,角度不同而已,应尊重对方的存在,君子和而不同。 2、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缺点和不足,正确方法是吸收对方优点,对照改善自身缺点,而不是如李教授只看到缺点,直言批评荒唐,有些小家子气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两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7 04:53:00
人初静 发表于 2014-9-15 22:32
无意于参加各位大牛的学术争辩,只是想弱弱地问一下,各位对于“大数据”是否会对实验经济学产生影响是怎么 ...
抱歉刚刚看到你的留言。大数据受争议的点在于internal validity,实验数据受争议的点在于external validity,所以我觉得大数据和实验数据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2 12:19:54
blue_wind777 发表于 2014-11-17 04:53
抱歉刚刚看到你的留言。大数据受争议的点在于internal validity,实验数据受争议的点在于external validi ...
Than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0 21:55:45
虽然她毛都不懂,但你还是说服不了她。不如邀请她参加你一次实验,让她好歹开开眼,知道AER的研究是怎么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5 08:25:04
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6 21:00:19
刚刚读完楼主的文章和一系列链接,又看了一下评论里的辩论,顿时感觉思维已经跟不上了。作为一个只接触过几本入门经济学教科书的大学生,对于争论的内容有些不大理解。提几个问题,希望楼主或者路过的各位给些帮助。
1 QQ空间内的批判似乎集中于几点之上:实验经济学的条件的设置是有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的解释是有问题的。所以说,实验经济学是荒唐的,没有意义的。
相对应地,楼主也是在针对这些观点进行着回应。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如果理解错了,那么可能我后面的问题就没有意义了。

2 从我受科学教育开始,我就被灌输过这样一种思维: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抽象。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模拟,模型都不可能完全反映现实世界的全部因素。但是,不能说因为这个模型不精确,就说它没有意义。而应该是,这个模型对研究现实情况有借鉴意义(理所当然存在误差)。
基于这样的思维,我觉得,认为\"实验经济学不能完全模拟现实所以荒唐\"这样的逻辑很奇怪。
我在反思,是不是这个思想其实不是被共同接受的?或者说被很多人否定了?

3 同样是我接受的教育:现在的理论都只是一种假说,并不能证明完全正确。牛顿的理论被证明有问题,爱因斯坦的理论也被证明有问题,这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假说。相对应的社会科学方面,心理学,博弈论,实验经济学的理论有问题也很正常。为什么能够说这些社会科学就没有用了呢?
证明有问题的理论,在实际应用的某一些案例中有效,我觉得就是有意义的。不能认为理论无用,更不能继而认为这个研究的基础(小基础是实验经济学,大基础是社会科学)是没有用的吧?
同样反思,是不是有关假说的看法也是不被很多人所接受的呢?

4 评论中探讨了一些实验经济学更基础的东西的正确性。我不大了解,也不妄加评论。不过有一点疑惑,似乎都是实验经济学研究者以外的人在否定实验经济学,而且否定方式也主要是通过否定其中的个别理论来试图击溃实验经济学。一来不在其中的人无法证明自己足够了解这门学科,以至于足够去从底部掀翻它。
二来 砸的破大厦的窗子不能说能够摧毁大厦吧?(当然,要是能将每一个窗子,每一堵墙都打破,那倒是另说。)

显而易见,我支持楼主的观点。但是同时也觉得完全站在维护的角度是很不明智的。对于实验经济学,只要不被证明完全没有意义,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9 03:21:03
飞花轻寒 发表于 2015-1-16 21:00
刚刚读完楼主的文章和一系列链接,又看了一下评论里的辩论,顿时感觉思维已经跟不上了。作为一个只接触过几 ...
看你写的回复觉得逻辑非常的清晰。赞一个!

我同意你的观点,至少在经济学领域,没有一种方法论敢说是完美的。实验经济学也是如此。

你可能会问(也可能不会),既然我也承认实验经济学并不完美,而且不完美的方法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好的方法,那为什么我的文章还要针对别人对实验经济学存在的问题来一一反驳呢?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成熟的方法论,不完美并不代表我们不要在最大程度上的追求严谨。

在中国有很多对实验经济学了解很少的学者,凭借自己主观的一点印象给实验经济学强加上一些令人哭笑不得,或是早已经被解决了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些臆想出来的问题做出反驳,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错误的以为这些问题真是存在的,更有甚者会错误地以为为实验经济学使用的是一个套不严谨的方法论。而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大家证明: 实验经济学虽然不完美,但它是一个很严谨的学术研究方法,并且与很多其它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能更好的解释和预测现实存在的很多问题。

回到实验经济学本身,其实我也很奇怪为什么有学者会攻击一门自己不了解学科。很莫名其妙。

和你交流很愉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16 06:17:28
李教授的反驳当中有一处认为不慎妥当:

她自己先说一个实验,然后说“提出这实验的经济学家的解释,这实验证明了人是care‘公平’、‘正义’这些理念的,是care其他人的利益的。你们虽然知道黄牛党的机会成本是0,但你考虑到他之前是以200元的价格买进这张票的,你不想他血本无归那么惨,所以你还是向他开出了这个刚好能弥补其历史成本的价格。”

接着她举一个反例,说明演唱会里头的有人曾用20块钱买到黄油党的票,以此来来否定实验经济结论。


但是这个例子的逻辑是不对的。

比方说按照理性人的假定,所有的人都应该把价格压在略高于0的水平上,传统分析才成立。如果有显著的几组将价格提高到200,那么理性分析就是不成立的。按照李教授老师的讲法,这个实验做了很多次,很多人提交的报价都基本是200或者基本不是”略高于0“。因此理性假定不成立。

这里面需要证明全称命题的是李教授一方,只要多几组实验的报价为200,李教授的结论就不成立。而实验经济学本身就是相对传统的理性行为做一个质疑,因此只要证据质疑成立,实验经济学就是有意义的。

换言之,实验经济学应当证明”不是所有人都是理性的“,而不是”全部人都不是理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16 06:30:47
第二个想要提的意见针对的是张五常老师及其学生们:

张老曾经说过,他经常不同意萨缪尔森”或明或暗的局限条件“,李教授作为张老的学生,也经常出现这些字眼。其实经济学家们都知道,局限条件肯定不为真,真正谙熟经济学的人也不会把理论生搬硬套。

从逻辑上来讲,条件发生改变,结论就会改变。因此研究问题就需要简化不必要的条件,就像杀鸡不用牛刀一样,因地制宜。但是如果要把各个方面现实的条件都考虑进去,那么结论就没有针对性。功能最全的瑞士军刀,也总不能用来杀鸡吧!!此亦可彼亦可,张老的思维毕竟是中国人的中庸思维。


另外,曼昆的课本教会我们用一组有简单的对比性的模型去思考问题,约翰威廉姆逊的《开放经济》逻辑思维更是层层递进,简洁清晰。这样我们能用一组模型互补地解释不通条件下的现象,而不是用复杂的推导和模型去解释。

例如学宏观的大可对比三条不同的菲利普斯曲线去研究不同情况下就业率和通胀的关系,学微观也可以对比不同形状生产可能集合的意义。你不能说哎呀因为这条菲利普斯曲线考虑的是短期,没有考虑长期,因此这个局限条件不行,我们应该慢慢研究长短期结合。或者直说菲利普斯曲线这样研究方式不对,不应该用数学去研究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16 07:27:57
jaosnwuzhiting 发表于 2015-2-16 06:30
第二个想要提的意见针对的是张五常老师及其学生们:

张老曾经说过,他经常不同意萨缪尔森”或明或暗的局 ...
写的条理十分清晰,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16 14:11:00
zgy_Russell 发表于 2014-8-11 20:17
这个话题的讨论好激烈!
学神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9 23:45:40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不同观点应该能够求同存异,在彼此间汲取养料和灵感。彻底否定就走入了一个非黑即白的极端境地,只会蒙蔽双眼,而无法兼容并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 20:03:02
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还是有些区别?范式和目标都有所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 20:23:37
经济学既然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科学?就必然会发展到“实验经济学”阶段,否则很难仅凭借数字/逻辑/建模等建成真正的科学经济学,更何况自称是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而行为经济学则还原了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经济学本义,虽切入点是从证伪期望效用理论及理性最大化法则?窃以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7 08:24:44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4 20:23:22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4 06:35:09
感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4 18:17:3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12 10:59:52
路过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4 00:14:38
我来看看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