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71 0
2008-05-06
“五一”促销的故事

 作者:范存会

 

今年的“五一”假期由前几年的7天长假改为3天的短价。每到节假日对于商业、服务业而言都是增加销售利润的好机会。由于长假改为短假,许多原本有长途旅游度假意图的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就近度假;还有一些人可能会选择在家休养生息,这无疑会增加对于当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许多商业店铺、宾馆、饭店等服务业部门都会借此机会,推出相应的促销活动,以大幅度增加销售利润。

 促销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打折扣、返代金券等。笔者“五一”前曾经和一个朋友到饭店就餐,这个饭店的促销方式就是返代金券,返券的比例为20%,即如果消费额达到100元以上,将返20%的代金券。我们当时消费了100余元,得到了20元的代金券,并且在代金券上表明要到5月31日前消费有效,要是下一次消费时间晚于5月31日,代金券将成为一张废纸。

 笔者观察了许多类似的促销活动,发现大部分促销都是返代金券或者实物,没有发现哪个商家是给消费者返现金。为什么商家要这样做?如果能够返现金,对于消费者的诱惑力应该更大,不是更能够增加销售吗?

 如果某个商家给消费者返现金,而不是返代金券,商家当时的销售利润就会下降;如果消费者由于某个商家返现金增加了对于该商家的消费,其他同行商家也会推出更大的现金返还,结果引起商家之间的价格大战,直至销售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最后所有商家都将无利可图。

并且由于返还的现金是一般性的交易凭证,消费者得到现金以后,可能会消费其他任意的产品(服务),而不见得会再次消费该商家的产品(服务)。

 因此直接返现金是促销的下策。俗话说“没有免费的午餐”,商家推出给消费者返还代金券的促销策略也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就是消费者享受促销优惠的成本。首先,消费者要在该商家消费达到某个额度以上才能得到返券;其次,大部分返券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这是笔者观察到所有返券活动的共同特征。正如以上饭店的返券,消费额度要在100元以上;获得代金券的消费者必须在5月31日前再次到这个饭店消费。

 开展代金券促销活动的商品(服务)价格需求弹性较高,这样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变化比较敏感,一定的代金券返还可以在短期内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量。这些消费者得到代金券以后,如果再次光临该商家,作为商家的一个回头客,往往消费的额度要高于代金券的额度,商家未来的消费又可以再次得到保证。以笔者享受的20元代金券为例,如果在5月31日前再次到该店就餐,如果只点一个20元的菜,难以果腹。如果点的餐费超过20元,商家又可以得到利润。即使不再到这个饭店就餐,这个概率是50%,饭店从上次就餐中获得的利润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笔者则要承担20*0.5=10的期望折扣福利损失。所以推出代金券的促销方式,对于商家而言是只赚不赔的,这真是“买的没有卖的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