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236 1
2008-05-07
 作者:郭之纯

  5月4日,在北大校庆所举行的“校长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对“大学围着市场转”提出尖锐批评。他认为,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以各种各样的名目和渠道向大学渗透,腐蚀了大学精神。大学喧嚣、浮躁、拜金、学术造假、急功近利,有些大学教师成了某些特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与市场侵蚀大学的自主性有很大关系”。

  纪校长所指出的这些,确实是当前大学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但发生这些问题,板子应该打在“市场”的屁股上吗?笔者以为不然。大学变得利欲熏心,某些学者向特定利益集团卖身投靠,并不能归罪于市场的“渗透和腐蚀”。某些大学教师“拜金”心切,堕落为特定利益集团的吹鼓手,岂能归罪于市场经济的“诱惑”?

  细勘纪校长之分析,其逻辑形似“红颜祸水”论。体味纪校长之逻辑,颇有“市场祸水”之意。

  其实,即便退一万步说,姑且认为市场经济确实有一定“原罪”,其逐利本能是对学术的污染源,但须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作为大学校长,对大学围绕市场转、教师成为特定利益集团代言人这种现象,最首要的应该是对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反躬自省。

  依笔者之见,当前某些大学之乱象的形成,主要过错并不在市场的侵蚀,而在于学界自身。首先,某些大学教师之所以敢于违背学术良知为特定利益集团代言,最主要的是因为学界的尊严感、原则性、荣辱观和评判标准正在迅速淡去。甚至,由于种种体制弊端以及外在干涉力量的存在,当前学界的“逆淘汰”之势可谓愈演愈烈,真正能够在学界呼风唤雨、左右逢源的,往往并不是坚守着学术良心的学者——他们有很多已经被边缘化了。

  实际上,这也正是纪校长所批评的“学术大师难以出现,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受到严重影响”的原因;是林毅夫教授所担忧的中国迄今缺乏“可以指导国家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和转型,使得国家又好又快地实现现代化的成熟理论”的原因。

  可以说,“围绕市场转”使大学办学方向异变,已经影响到了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某些学者“为特定利益集团代言”,这种学术腐败也已经影响到了诸多社会事业的发展。这确实是值得全社会予以关注的重大问题。然而,将大学和学者的堕落归罪于市场的勾引,或有避重就轻甚至转移靶标之嫌。

  进一步说,在市场经济时代,事实上大学或不必耻于言利,不必忌讳贴近和服务于市场,只是贴近和服务于市场时要坚守学术良心和社会责任感,不能沦为惟利是图的逐臭之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11 19:56:00

在市场经济时代,事实上大学或不必耻于言利,不必忌讳贴近和服务于市场,只是贴近和服务于市场时要坚守学术良心和社会责任感,不能沦为惟利是图的逐臭之徒。

大学,必须走在时代前面,必须有所坚持,必须以人类进步为目标,才能让社会有所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