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其实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就并不一定能客观公正地放映一个人的学术水准,因此,不要迷信诺奖的观点应该更客观。
所有为经济学作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都值得敬重,得奖并不重要
国外象张老这样的人也不再少数
的确是有这样的说法,而且张老先生是首先提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如果在国外早就得到诺奖了。
只怪造化弄人了。
评诺奖是我们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大师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知识,毕竟我们不能改变历史,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为什么一定要以诺贝尔来衡量呢?
应该拿奖的时候没有拿,现在再提,难了……哎!
长久以来,我们讨论关于诺奖的问题时,一直没有搞懂一个问题:诺奖颁发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除了对学术成果的要求之外,是否存在一系列的潜规则?
张培刚老师目前已年过九旬,从年龄看拿诺奖的可能性不大了,不仅如此,本人总感觉张老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在国内的影响力始终不大,这或许与政治是有关的,比如说厉某某的所有制改革论、股份制改革论的风头竟然都压过了张老的理论。
不要让虚无缥缈的民族自尊心来掩盖内心深处的自卑
上帝相信努力和努力的结果
我觉得很多东西不要人云亦云,如果大家读了张老的书,一己Lewis的书,还有对发展经济学有一个了解。就不会提这样幼稚的问题了。
个人认为,张老很牛。但是象他这个水平的学者,世界上很多了。
比较一下张老的书和Lewis的书,还是Lewis的书有体系。
同样,中国人写的书很有思想,但是没有体系。比如,张五常在信息经济学上面有很大的思想贡献,但没有范式化,所以,诺贝尔奖还是给了范式化贡献的Stiglitz。
我们于世界的差距还很大。
同意,获不获奖对于张老这样的人来说已经是身外之事了。认认真真学习下老人家做学问的精神吧,九十多岁还能嗜书如命,荣誉对他来说只不过是饭后茶余的一丝谈笑罢了。 也许夺了诺奖,在国内这样一种环境下就难以求真知了
张老不仅成就卓越,更有一颗爱国之心,仅仅以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不足以衡量张老的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