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6272 17
2014-07-25
利息第一近似理论
每个人开始时给以严格固定的或规定了的收入川流,可以自由买卖从而进行时间上的再分配,那么决定利率的原因,在理论上,第一时期都有其单独的利率,由以下四条原理所决定:
两条不耐原理
甲 经验上的原理:每个人的时间偏好率或不耐程度决定于他的收入川流。
乙 通过借款或售卖而造成的收入川流的变更使市场上所有的边际不耐程度彼此相等,并等于市场利率。即每个人依据市场利率将现在收入换成将来收入,或将来收入换成现在收入,一直到他可有的收入形式成为最大量的总欲求。

两条市场原理
甲 平衡市场的原理。市场利率将是这样的一利率,它恰使市场平衡,使每一时期的借贷、收入的买卖,都是相等的。

乙 偿还的原理。所有借款都要带息偿还,订约时所计算的借款现值等于还款的现值。一个人的原来收入川流由于两个不同点的买卖所产生的正负变动或变化使得它们的现值的代数和等于零。

利息第二近似理论
利率决定

两条投资机会原理
甲 经验上的原理。每个人都有特定的一第列的任意收入川流可资选择,它们的数量大小不同,时间形态也不同(但所选定的某一特定的收入川流的将来如何,则是明确的)。

乙 最大现值的原理。在这一系列的选择中,每个人要选取一条依据最后六个条件所决定的利率来计算时具有最大现值的特定收入川流。

两条不耐原理
甲 经验上的原理。任一特定个人的不耐程度,即时间偏好率,决定于他所选择的并经由交换而发生的收入川流。

乙 最大量欲求的原理。每个人在初步选定最大现值后,就通过交换来修改,使之成为他所最需要的特定形式。每个人的不耐程度或时间偏好率在边际上等于市场利率,因而也就等于所有其他人们的边际偏好率。

两条市场原理
甲 平衡市场的原理。利率必须是这样的一个利率,它将使市场利率达到均衡,即使供求相等。在每一段时期内,经由借债或售卖所造成的某一些人收入的增加,必须与经由放款或购买所造成的其他人收入的减少,保持平衡。

乙 偿还的原理。借款的现值必须等于还款的现值,任何人在某一段时期内经由借债或售卖所引起的收入的增加,在现值上必须等于他在另一段时期内经由放款或购买所引起的收入的减少。

利率决定于两条不耐原理与两条明显的市场原理,还决定于两条投资机会的原理。简单地讲,利率的决定,要能使⑴最好地利用投资机会,⑵对不耐做最好的调节,⑶使市场均衡并偿还债款。


投资机会原理

最大现值的原理。在所有的选择中,要选取依市场利率计算有最大现值的一个。

比较利益的原理。在所有的选择中,要选取与其他选择比较起来利益大于损失的一个,这些利益与损失——收获与成本——都要依市场利率贴现。

收获超过成本的原理。在所有的选择中,要选取这样的一个,糨与其他选择比较起来所能提供的收获成本率等于或大于市场利率。


利息第三近似理论

风险对六条原理的影响
两条投资机会原理
甲 经验上的原理。每个人有一定范围的选择,但这些选择不限于确定的任意收入川流,还包括带有风险的选择。每个人发现他面临一特定组的选择(与改变选择的机会,即投资的机会),这选择的数量大小、时间形态、构成与风险都是不同的。

乙 最大现值的原理。当风险没有估计时,会选择最大现值的一个——换言之,即与最邻近的选择相比,它的收获超过成本率等于时间偏好率,因而也等于利率。当估计到风险因素时,仍要选取最大的现值,但在把将来不确定的收入转变为现在的现金价值时,就必须利用或然性与谨慎的因素了。用边际收获超过成本率来表示时,边际预期收获超过成本率。
这样,随即产生三个结果:第一,实际要实现的收获超过成本率也许与原来预期的大不相同。第二,市场上并非简单的只有一种预期,而是有许多种预期,每一预期都考虑到不同程度的风险。第三,保证的必要也可能会限制选择的采取。

两条不耐原理
甲 时间偏好率决定收入川流的性质,但是现在必须考虑:收入川流的现在部分与将来部分(特别是将来部分)是全都受到风险的影响。根据所含的风险的不同,就有许多的时间偏好率或不耐率。可它们都决定于每个人预期的与可能的收入川流的性质——它的数量大小、时间形态、构成,特别是它的各个部分所带的不确定性程度,以及取得收入的人的生命不确定程度。

乙 最大欲求的原理。一个人决定最需要的选择,但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有两个特点是在一个确定的世界所没有的。一是现在所想望的,将来也许会令人失望(然而它不影响这一原理的成立)。这就是,在选择时它几乎是最理想的方向,但以后的发展证明,它并不值得这样的想望。另一新的特点是,最想望的收入川流不一定就是那个能使偏好率符合利率的收入川流。

两条市场原理
甲 平衡市场的原理。第一时期所有人的收入川流修改的总和等于零。借款的数量等于放款的数量,或收入经由售卖的增加等于收入经由购买的减少。因为一个人支付的就是另一个收得的。

乙 偿还的原理。一个人收入川流的预期修改的总现值等于零,贷款的现值等于借债的现值,或买卖所造成的增加与减少的现值,或买卖所造成的增加与减少的现值彼此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25 00:20:34
重温费雪利息理论,若有心得,望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8 10:18:48
zhongan100 发表于 2014-7-25 00:20
重温费雪利息理论,若有心得,望请……
利息理论有多种,你能做个比较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8 23:18:43
whe58 发表于 2014-7-28 10:18
利息理论有多种,你能做个比较吗?
罗列一下利息理论不难,但要比较,确实有难度。
利息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上的收入期望,每个人看待利息不尽相同,由此,在各种主观引导下的借贷行为也不尽相同,其理论也只能说是“近似”,况且对其作比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9 08:47:21
zhongan100 发表于 2014-7-28 23:18
罗列一下利息理论不难,但要比较,确实有难度。
利息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上的收入期望,每个人看待利息不 ...
那就请您罗列一下试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0 00:29:29
whe58 发表于 2014-7-29 08:47
那就请您罗列一下试试?
在下不才,斗胆列罗列:1、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割利息理论,2、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利息理论,3、罗伯森和俄林的可贷资金利息理论,4、穆勒的节欲报偿利息理论,5、马歇尔的等待报酬利息理论,6、加上费雪的利息理论。

由于雪费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利息的  ‘通过借货改变收入现金流'、“最大现值原理”、“最大欲求原理”、“时间偏好决定利率”、不确定情况下”特定利率“的选择等,因此,在费雪之后,对于利息的论述就较少了(除了凯恩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