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4-7-27 10:17:18
看标题还以为是什么事实要爆料,原来是意淫。
中国不玩市场,玩的是政治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0:22:27
其实文章还是有一定道理,不能一味地全面否定。毕竟在当前国情下,如若不能将体制推到重建,就只能修补体制。
公有制本就是一很奇葩的体制,土地国有绝对是弊大于利,但又不能完全私有,这样就是抽自己的脸了。70年产权胜过没有产权,土地可买卖胜过ZF自己开发。
所以,如果没有勇气去推翻体制,但又成日用理想化标准来衡量当前弊端,可谓作用不大。
总之,土地买卖在当前体制下绝对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0:24:47
    “真相是,房价的高企拉动了地价的上升,需求的暴涨拉动了成本的提高。而不是反过来。上涨价格只会往后转嫁(往成本),而不会往前(往产品)转嫁。”
     房价的上涨会拉动地价的上涨,因为土地资源的有限,土地价格的上涨也会拉动房价的上涨。到底是谁拉动谁?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又有谁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0:59:31
lee_zhonghua 发表于 2014-7-26 12:38
说得好呵。那就守着土地,谁也别用。
这么说吧,作为老百姓我们宁可谁都别用,也不愿地方ZF拿了我们大家的地卖给他们自己!
老百姓活着当然在乎自己的生活质量,但公平感相对财富的绝对值更加重要。
您是愿意自己每月5000,存款100万的同时,ZF官员们每月50000,存款1000万;还是你和ZF官员都是每月3000,存款60万?
不患寡而患不均罢了,过于关注财富净值,而轻视幸福感,幸福不是多有钱,而是宁可大家都不买房,都TM在大街上搭帐篷,也不愿意我自己住着蜗居,看着地方ZF把地卖了补债务窟窿。
这个债务窟窿的来源是什么?是他们把我们的税收乱花滥用满足一己私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1:16:21
罗鹏 发表于 2014-7-26 13:49
一篇捣糨糊的文章而已,不过是为鸟笼经济张本而已。
它的逻辑漏洞比较多。
提到了宿迁市将国有医院私有化时大家皆大欢喜,而ZF卖地百姓就不同意。我就想问他:医院按照什么价格卖出的?而土地又是什么价格卖给开发商的?卖医院和卖土地哪个是ZF谋取了暴利?

然后他说“其次,假如他们单方面的把土地转让价格推得很高的话,谁买得起土地之上的房价呢?你几时看过市场上,老板任意抬价,顾客却要闷着头老老实实接受的?”
我的解释是:他拿市场上老板抬价顾客不接受做例子,人家是完全市场。可房子呢,房子是垄断竞争市场,他要是敢说房子是完全竞争市场,那大家都没意见。

再有他说“地方ZF在卖地时也是必须按照经济规律行事的”这我倒是比较同意,而他所说的“经济规律”四个字,指的就是地方ZF对于土地的垄断使ZF按照完全垄断市场利润最大化规律给土地定价。
而当他说到地方ZF卖地也按照经济规律行事,让人家听了还以为ZF土地价格公道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1:54:21

过去人们由于认知错误,也反对国企改革、国有资源私有化,认为这是所谓“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全民的损失。现在大家尝到了国企改革的甜头,很少有人反对国企改革、私有化了。


2000年宿迁医院同样因为债务问题(给员工发不起工资)而被迫医改,被迫变卖国有医院的资产。私有化为民营医院的结果,是大家所愿意接受,且得到认可的。但是同样性质的事情发生在土地上面,人们却莫名其妙地要表示很多担忧了。比如房价会被推高,比如土地财政依赖会加剧。

请楼主回答,在山西发生的数起价值几亿甚至十几个亿的国有煤矿被私人煤老板以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的价格买下是不是流失,你如何解释.

其实,这完全是出于错误观察的谬想。最简单的道理,假如地方ZF可以通过任意推高地价来扩大财政收入的话,那么它们为什么之前不这么搞?为什么不在房价暴涨之前、在债务审计之前就推高地价呢?

请楼主回答房地产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其次,假如他们单方面的把土地转让价格推得很高的话,谁买得起土地之上的房价呢?你几时看过市场上,老板任意抬价,顾客却要闷着头老老实实接受的?

请问楼主理解"刚性需求"的含义么?

媒体舆论在说起“地方ZF的土地财政”时,隐含地假设了地方ZF和开发商通过某种秘密的阴谋,就可以任意地合谋推高地价、房价。这完全是违反常识的。地方ZF在卖地时也是必须按照经济规律行事的。

请楼主解释在广东发生的多起居委会主任接受开发商上千万甚至过亿的贿赂是按经济规律行事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2:07:21
...结果楼市价格上涨,进而生产房子用的土地成本也随之上涨...看了半天没明白,超额需求导致价格上升,因而成本必然上升?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通胀对应的黄金石油什么的价格大涨肯定导致其采掘成本升高?!什么逻辑!lz真是被门夹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2:17:19
kank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4:08:37
楼主的观点,不敢苟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4:48:16
你只不过是一张狐牙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5:04:39
不仅仅是房价,大米近10年都涨了好几倍了。所有的都在涨,但是工资涨得最少,涨得最慢。老百姓对房子意见大,主要是这个总价太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5:09:49
yuanchaoqing 发表于 2014-7-27 15:04
不仅仅是房价,大米近10年都涨了好几倍了。所有的都在涨,但是工资涨得最少,涨得最慢。老百姓对房子意见大 ...
如果觉得这种对比很自然,那么恭喜你,你是个经济学家了,呵呵。只有敢于这种对比,才会明白为什么房子会涨的这么快,才会发现房子问题出在哪里。

比较房子和大米的出产和交易有什么不同?不同非常大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5:46:48
买不起就是买不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6:20:07


             要到达所谓的低价状态,中间必然要经历土地在ZF和人民之间的流动重新分配,这就明显是以邻为壑,窃国自肥,ZF还有有何脸面大言不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6:38:46
无知真可怕!建议楼主先多读读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6:51:15
xinchuzu 发表于 2014-7-26 12:13
打倒楼主!
土地是人民的,却不是ZF的,也不是党组织的,它们有什么资格变卖本不属于自己的财产,而且是强 ...
楼主,请下楼收一下快递,我已经在你家门口了,谢谢,过时不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01:27
通货膨胀扩大了房价需求。。。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1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20: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24: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25:55
完全看不懂是什么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28: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30: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33: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35:07
呆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42: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7:49:10
不是完全同意楼主的看法。第一,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命根,这可以从各大宏观经济数据得到解释,不得不承认土地流转加快了要素流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二,土地私有化在我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旦土地实行私有化,会导致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替。第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使得各类用途的土地使用年限不同,比如商业用地40年,住宅用地70年等等,地方ZF早已依赖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第四,如果依照现有速度和规模进行土地非农化,将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以后我国将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18亿亩耕地红线只剩2亿亩的可调控量,形式严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8:28:56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8:46:30
lee_zhonghua 发表于 2014-7-26 11:27
据审计署的初步估计,中国各地的地方债在5万亿到18万亿左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中国ZF今年的总体债 ...
滚蛋吧,小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7 18:59:24
说得是个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