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理论文献述评
1.1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于1958年MM历来产生之前西方学术界的资本结构理论。
1.1.1净收益理论
基本观点: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提高负债融资的比例回增加企业价值,当企业的资本全部来自负债时,企业价值最大。
1.1.2营业净收益理论:
基本观点:企业价值与起资本结构无关,无论负债比例如何变化,企业的价值都不回改变。
1.1.3传统理论:
基本观点:每个企业都有一个使市场价值到达最大化的最佳的资本结构,这个最佳的资本结构通过保持适度的负债比例来获得。
1.2 MM理论述评
1958年6月,时任美国卡内基技术学院经济学教授莫迪格利亚尼和助理教授米勒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系统分析和论证了资本接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提出了若干重要的定理,在学术界产生了轰动的影响。由于这两位经济学家的名字第一个字母都是M,所以称为“MM定理”。
1.2.1MM无税模型
莫迪格利亚尼和助理教授米勒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中经过充分的论证和严密的数学推导,提出三个重要的定理。定理的基本假设:
(1) 资本市场是高度完善的,股票和债券无任何交易成本。
(2) 个人投资者可以像企业一样借贷,且借贷利率相同,无负债风险。
(3) 投资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套利活动,不受任何法律限制。
(4) 没有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5) 所有投资者对某一公司的未来收益及风险的预期是相同的。
定理1:任何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企业的预期收益除以与其风险相适应的投资预期收益率,公式:
其中Vj为任何同一风险等级的J企业的市场价值, Sj:股票价值 Dj:负债价值 Xj公司预期收益 Pk与该企业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投资预期收益率Pk
定理2:股票预期收益率等于同一风险程度的无负债企业的资本化率,加上与其财务风险相联系的风险溢价.该风险溢价等于负债权益比率与无负债企业的资本化率和负债企业债务利率之差的乘积.
定理3:企业投资决策与企业融资决策相互独立,即在任何情况下企业投资决策的选择点只能是纯粹权益流量资本比率,它完全不受融资的证券类型的影响.